第979章:二十个邦国的交易

    第979章:二十个邦国的交易 (第2/3页)

曼殊沙华最开始是相当厌恶玄奘的,有一句没一句的跟玄奘聊了起来,希望早点把这个又傻又俏的和尚打发走,可是玄奘不但没有觉得对方的不耐烦不对,反而认为这样才符合她高冷的气派,于是如牛皮糖一般粘了上去。

    曼殊沙华对他自然就更加厌恶了,但是除了个人好恶之外,她还是女儿国太师,哪怕再不乐意,也不敢在有求大隋的情况下,得罪这个看似有些地位、有些傻的俏和尚,要是这傻和尚去天朝皇帝那里说女儿国坏话,皇帝极有可能去支持与大隋有合作关系的‘前代表副女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太师无奈,只好与热情好学的玄奘大师继续这么僵持了下去。然而之后发生的事情连她也始料不及。

    玄奘是佛界千年难得一见的奇葩,对各种佛经都有极深的领悟,当他把自己对《法华经》的领悟一一说出来,令对《法华经》的喜爱远超对男人厌恶的曼殊沙华大感惊艳,感觉如聆佛祖讲经一般,两天时间下来,太师曼殊沙华就这么被玄奘法师用《法华经》攻陷了,之后玄奘觉得在她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然后又如牛皮糖一般找上了女王曼珠沙华,然而女王所学知识以治国、治军为主,虽然也会佛学,但还不如曼殊沙华深。

    在佛学上大败女儿国女王、太师的玄奘虽然为国争光了一番,但打败“对手”不是他要的结果,他觉得不是自己强,而是“对手”太弱,他希望高手打败他、征服他、蹂躏他,然而纵观女儿国使节团,已无佛学高手。

    这也使高处不胜寒的落寞骤然来袭,正当他琢磨着是不是调头去挑战中天竺僧人时,曼殊沙华却找了上来,每天缠着他学习佛经。

    玄奘不是那种穿上裤子就翻脸不认人的人,见对方向学之心甚坚,也乐意向这位女菩萨分享自己的心得,一来二去,就熟悉上了。

    只是相处这么一段时间下来,他总觉得女菩萨的目光怪怪的,仿佛在一只恶狼,以幽幽目光看一只绵羊,只把他看得头皮发麻,头发都不要钱的长了出来。

    他不懂这种目光是啥意思,但作为过来人的张宣却明白这是怀春少女看情郎的目光,而且一天比一天浓烈,女儿国太师明显是相中大隋玄奘大师了。

    不过话说回来,玄奘大师确实有着吸引九成女孩的相貌和才华、才学,偏偏这样一个天才般的人物,还比别人好学,要是再跟自己一段时间,自己从小学到大的纵横之学,恐怕都被他掏空,如果这家伙还俗到朝廷任职,绝对又是一个治国相才。

    别的不说,光凭他把冰山融化成一滩温泉的本事,就胜任礼部纵横司司长之职,那死缠烂打、死不要脸的本事,不就是纵横司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吗?

    这样天生搞外交的大才,当和尚实在太可惜了。

    张宣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太师,发现对方正巧笑倩兮、含情脉脉望着玄奘大师。

    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坏笑,作为礼部侍郎,张宣知道阿三发飙的原因是他们以另类的无遮大会这种至高之礼款待玄奘,然而玄奘不仅拒绝了,还打了他们一顿,他们觉得玄奘瞧不起他们、污辱了他们,这才跳出来搞事。玄奘虽未接受他们的好意,但貌似也见到了女人体了吧?如果把那帮丑女人换成是美丽如仙的太师…他会不会拒绝呢?

    “张侍郎。”便在张宣想到什么,而露出猥琐笑意的时候,索曼宁巴对着他嚷道:“我们怀着友好之心不远万里前来,一是与贵国建交,二也是弘扬佛法,这本善举,为何你们的皇帝这般无礼对待我等?让我们爬这么高的山?”

    这一开口,不止是张宣等大隋官吏,就算是玄奘这样的方外之人的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贵使可能是出身不高的缘故,不懂各国接待使者的流程!”张宣冰冷的目光在这个长着一张酷似隋人脸的中天竺使臣脸上扫视了一下,淡淡的说道:“首先、正规的使臣在出使之前,该国事先都会向所要出使的国家递交正式国书,但你们没有,所以你们并不能算是正规的使节;而女儿国这边,女王早在一个月前就亲自向我大隋驻女儿国大使馆递交国书,这不仅是尊重大隋,也是自我尊重。”

    “你……”索曼宁巴面色大变,他是生活在中南半岛和天竺半岛之间的种族,长相与黄种人相似,但是在天竺却是下等种族,他的故乡在秦汉时期被中原统治过,所以那里的人会说一定的汉语,而他能被派来出使大隋,对于汉语也比较精通,自然知道张宣说他卑贱如狗不知礼。

    “其次、就算你们能代表中天竺,但你们的地位并高不到哪里去,能够得到我大隋皇帝接见,已是万分荣幸!另外,贵使出身不好,应该不太明白大隋在天下的地位,才会不知珍惜这份荣耀。”张宣并没有理会索曼宁巴涨得通红的脸,向身边一名英武青年说道:“玄策,你为这位使臣讲一讲我大隋在天下的地位。”

    这名既有文人气节、也有武人气质的青年名叫王玄策,是洛阳人,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世家,在战乱之时成了无粮可食的灾民,而杨侗那时候刚刚失去东都留守之职,他慷杨广之慨的把几大粮仓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并以此为契机,把河南灾民、流民、贫民吸引去了河北,这其中就包括王玄策家,王玄策的父亲虽然不是大儒,可文化水平也不差,在杨侗极度缺少官吏的时候,当上了一个县令,这也算是杨侗的从龙之臣了,既有能力,也有好口碑,是以得到连连晋升,如今官拜巴东郡守。

    当时还小的王玄策则是就读于官学,当他学有所成,也响应朝廷号召,从军去了。而作为一个生在重武时代的正统文人,学习君子六艺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经过一年历练,成了一名斥候校尉,而斥候不需要近战,远战自是弓箭之力,所以六艺中的‘射’是关键。六艺中的‘御’指的是骑术,而拥有一身好的骑术,是斥候最基本的要求。六艺中的‘数’是算术,计算能力强,对于统计对方大军数量、推算对方粮草大有利处。

    当了两年斥候,又参与武学院的招考,得到了进一步深造,他所走的路与刘仁轨一模一样。只不过刘仁轨比较幸运,他遇到了乔装郊游的杨侗,后来直接就进入了玄甲军,得到了重点培养,而王玄策虽然没有那么好的机缘,但也通过科举考试,成了礼部纵横司的官员。

    此时一听张宣命令,王玄策应了一声,然后向井底之蛙一般的索曼宁巴介绍道:“大业十二年,逆贼罗艺联合契丹犯我大隋,时奚族、高句丽、东/突厥近百万大军对我大隋虎视耽耽、蠢蠢欲动,圣上率军北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歼灭契丹、奚族两族二十万大军,迁徙人口入我大隋归化,自此,存活千年之久的契丹、奚族不复存在。高句丽辽东十多万大军亦被圣上歼灭一空,远遁南方之地。至此,广袤辽东尽为我大隋土壤。也是这一年,李尚书在马邑歼灭东/突厥三十多万大军,圣上深入敌境,夺取了东/突厥汗庭,然后回师斩杀始毕可汗于马邑之外,此后更是多次深入草原,将拥有百万大军的突厥杀得四分五裂、不敢南顾。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对西域诸国横科暴敛,各国苦不堪言,之后更是联合东/突厥颉利可汗,东西突厥四十多万大军入寇我大隋边境,结果还是让圣上一一歼灭干净,强大的西突厥也不复存在,但不管是重获新生的西域各国,还是东西突厥各部、高句丽、新罗、百济、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南室韦、北室韦……皆依附我大隋生存,为我大隋属国。同时,被天下共尊为‘圣人可汗’的圣上定下规矩,凡我大隋属国,但有我大隋子民入境,各国都当以上宾之礼对待,否则,视为对我大隋不敬,将剥夺属国之权、踢出‘大隋-西域丝路联盟’、‘大隋东部丝路联盟’不再受我大隋荫护,若其得罪某个成员国,天下共诛之。”

    说到这里,王玄策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好几度,震得人耳膜直响:“这些为圣上一一征服的强大国度远离天竺,贵使或许不知,但是吐蕃朗日赞普应该知道吧?这个杀得四周不宁、戒日帝国不敢北顾的帝王,也是被圣上轻易攻灭,还顺手把吐谷浑也灭了。如今的吐蕃四国、象雄、大勃律、小勃律也以我大隋为尊。这是今年之事,我想贵使不会不知吧?”

    尽管这是人所皆知之事,但王玄策这番神采飞扬、慷慨激昂的话,仍令大隋官员扬眉吐气、热血沸腾。

    索曼宁巴却是听得大为尴尬,在来之前,他自然对现在的大隋作了详细了解,国王和自己如果不知道大隋皇帝这些令人惊悚、战栗的战绩,如果不知道大隋恐怖的影响力,他也不会来到这里受虐了。

    “女儿国虽非大隋属国,可也是我大隋友邦,我大隋百姓在女儿国也不会受到任何苛待,否则我大隋与女儿国断绝一切往来,同时大隋属国也不得以任何方式与其通商往来。”心直口快的王玄策“无意”的说“漏嘴”。

    “玄策,闭嘴!”张宣摊开双手,无奈的看向十分的尴尬女王曼珠沙华:“女王陛下,这小子就爱胡说八道,我大隋是仁义之国、礼仪之邦、文明之朝,怎么可能会针对友邦呢?这些您是知道的,别信他胡说。”

    曼珠沙华、曼殊沙华一齐无语,心说:王玄策本来是个极为稳重的小伙子,分明就是故意借机警告我们,但要不是得到你的授意,他敢‘胡说八道’吗?不信他,才要倒霉了呢。

    “张侍郎,我是来恳请圣人可汗册封的,还请您在圣人可汗面前美言几句。”

    曼珠沙华索性表态了,大隋和女儿国现在还是对等的友邦,不需要谁册封谁,可一旦接受了杨侗的册封,女儿国就是大隋附属国了,不过这对四周全是大隋属国,如遭群狼环伺女儿国来说,反而是好事,要是杨侗不愿册封于她,继续让女儿国孤孤单单、特立独行下去,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而且于她个人而言,也必须获得大隋册封,这样才能震慑前“代理副女王”,以免内战发生。

    “好说、好说!”张宣笑着说道,女王的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