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中医传承雏形

    一百六十、中医传承雏形 (第2/3页)

意了,我和你师娘还是应付得聊,至于那部医经想整理成一部《黄帝内经》,你们已经整理地七七八八了,到时我再略为修正一下便可以,其实这些医经和诊籍,还有密室中那部《太史公记》,我们迟早会把它们献出来的,只是机会还没到,记住,你们往后不要泄露医馆里面有密室,密室里面有这些东西便是。”

    “知道了师父,我们会谨记在心的。”

    “师父师娘你们的教诲,我们会铭记的。”

    着着,华伏芝和张央的眼眶都红了,而易素素也是眼睛湿润了起来,忙道:“这几晚加紧把你们抄写的那些诊籍整理好拿出来,准备一下回程的事情吧。”

    华伏芝和张央这几晚早早便下去密室整理他们抄写的诊籍,再将这些诊籍带上来。公孙彧看了一下,华伏芝的诊籍还是偏重于医经类外治方面的诊籍,而张央的诊籍却是偏于经方类内治的诊籍,心想,这两人各有所好,但是结合在一起便是医经派和经方派组成的汉医,也就是后人所称的中医。

    易素素想得更周到,让他们把那些诊籍的简牍跟药材装在一起,对外人就是药材。公孙彧在西市找了两位相熟的驾马车师傅,雇佣他们送华伏芝和张央回各自老家。

    东西都准备好了,这一早,华伏芝和张央便泪别公孙彧和易素素,由雍门出发回老家去。

    交代一下:

    华伏芝的老家在谯县,回到老家后,便在那里悬壶济世,为家乡父老治病,并将医术传承下去,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他的后代就出现一位绝世神医,人称外科圣手华佗。

    而张央的老家在南阳,他也是在南阳那里行医,并将他在公孙彧和易素素所学到的医术传承下去,也同是在几百年后的东汉末年,他的后代也出现了一代神医,人称医圣张仲景。

    几千年的中医得以传承和发展,华佗和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