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招工

    第八十六章 招工 (第1/3页)

    现在,是徐德善开始改变历史的时刻,而身为事件的主角,徐德善没有办法预见这一场变革对于整个宋朝的影响是好是坏,他只能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出发,尽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徐德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铸造处全部的工匠全部找来,和他们详细讲解了自己所设计的高炉的构造。

    这些工匠本来看徐德善是一个小孩子,心中哪里服气,只是碍于徐德善身背后贾昌朝的威势 ,这才不得不凑在了徐德善身旁当小学生。

    俗话说得好,钱压奴辈手,艺压当行人,在讲技术的这一行里,规矩很简单,谁的本事大,谁就是大爷,就算是那些高官显贵来了,工匠表面上恭恭敬敬,可是实际上心里面谁管你是谁,别看你当官权利大,可是在技术上,不还是要听自己的。

    而现在,来了一个徐德善,这个小孩子只有几岁的年纪,这个岁数的寻常孩子,恐怕连一二三四五都不知道呢,这个徐德善,定然是依靠贾昌朝,才能这么小年纪就当了一个官。

    徐德善之前来了一趟,看了看转了转,什么都没说,大家也就没有在意,人家少年得志,羡慕不来,大家各过各的,没什么来往,也就算了,可是这一次来,徐德善不仅要来领导大家,据说还教要给大家技术,是来当老师的,一群几十岁的大老爷们,听一个孩子上课,大家心里那个憋屈,脸都能苦出水来了。

    其实这些人也知道,在这个世道下,人家读书人才是主导天下的,自己这些个做工匠的,就只能够听人家领导,谁叫人家会讲道理呢,可是领导归领导,自己已经被人家领导了这么多年,不也还是被领导着,但是领导归领导,这些工匠怕的,是有人瞎领导。

    技术上的事情,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这个朝堂政见不同,朝堂纸之上那些读书人争吵政务,各说各有里理,这没有关系,因为谁的意见都不是完美的,有可取之处,也有糟粕的地方,就看谁最后能够说服谁,谁就是胜利者。

    但是这样的道理,用在制造工艺上是完全不适用的,在技术上,没有不好不坏,正确的永远只有一个,而且能够检验正确性的,只有实践这一条道路。

    术业有专攻,这些工匠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也做不了领导,可是有些读书人却不这么想,尤其是某些做了官的读书人,有时候突然脑袋一热,有了一个什么新奇的想法,自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要手下的工匠给自己实现,可是这些想法,完全架空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领导者嘴巴动一动,底下人跑断腿能够完成的也就好了,而那些根本完不成的,谁摊上了谁就自认倒霉吧。

    这些工匠见过耀武扬威的官员过了,他们不怕徐德善在他们面前瞎炫耀,就怕徐德善给他们瞎指挥,万一这个徐德善也是想出来什么神仙东西,自己怎么给他造出来。

    当徐德善领着众人来到了钢炉旁,这些工匠的心不由得凉了半截,什么意思,这个小娃娃,不会是看上这个大家伙了吧,你说别的东西都还好弄,单就是这炼钢炉,一个不小心,可是要出人命的家伙,这个娃娃怎么就偏偏看上了这个家伙,昨天在徐德善面前炫耀技巧的那个师傅,已经在后悔自己昨天的卖弄了。

    徐德善自然能够看出这些工匠心不甘情不愿,徐德善一笑,并不放在心上,这种情形,想当初在高阳县自己开办学堂,给那些人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一个场景,而这些人,就要成为自己的第二批学生了。

    徐德善随便找了一堆铁块爬了上去,站的高了一点,看那些工匠依旧是吵吵闹闹,没有把自己放在心上,徐德善毫不在意,想要终结这种嘈杂的局面,把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这种事情放在其他地方可能很难,但是在这铸造处,一群工匠中间,就简单的太多了,徐德善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说,钢与铁有什么区别?”

    和技术男们聊天,还有什么比聊技术更能吸引人呢,这些工匠乃是整个大名府最好的工匠,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在制造上的技术无人能及,当然,这些工匠也分为了几种,但是都是工匠,其中也有许多互通的地方,最起码,什么是钢,什么是铁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一瞬间,徐德善的话题引起了工匠们的积极响应,可是当众人说出来自己心中的答案的时候,却发现每个人对于钢铁的认识又不相同,就连那些铸铁炼钢的师傅们的意见也不能达成一致,甚至有的还互相违背。

    这下子铸造处的炼钢炉前算是热闹了,这些工匠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与朝堂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