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邕州事变

    第一百二十二章 邕州事变 (第2/3页)

   正是因为这样,宋朝才有了文臣与武将之分,两派之间的矛盾也无法调节,这是两种阶级的对立,也是两种意识形态的纷争,而狄青这样一个纯粹爱国的人,处处受到排挤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现在,狄青被徐德善将了一军之后,仿佛又回到了西北战场,那个可以不用费心政治,只管简单冲杀便好的年代,恨不得马上就全军出发,将这些杀人如麻的交趾人全部干掉,狄青咬牙道“你说说,你的上策是什么?”

    徐德善看狄青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计策成了,慢条斯理的道“至于上策嘛,就需要狄帅冒一点风险了,只需要如此如此而已,不知道狄帅能不能为了广西百姓,以身犯险,哪怕身败名裂,被冤杀致死?”

    狄青眼睛睁的巨大,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孩,狄青原本以为,他已经把徐德善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可是现在看来,他还是低估了徐德善,这个徐德善,简直是胆大包天,就凭他刚才说的一番话,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可是狄青不得不承认,徐德善的计划,让他心动了。

    狄青有些感慨,原本他以为,自己前来广西平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哪怕知道了交趾国不干好事,可是自己没有办法,也只能按照皇上命令形事,可是现在好了,半路上冒出来了一个徐德善,这小子倒是聪明,那些鬼主意一个接一个的,简直能把其他人家的孩子逼疯,但是就是有了这些选择,自己反倒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自己只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又不是玩弄权谋的文臣,更何况徐德善给自己出的,可是一个惊骇世俗,哪怕什么晏殊文彦博都想不出来的馊主意,你叫自己这一时之间,怎么决定。

    这时候,换作历史上任何一人,恐怕都拒绝徐德善的建议了,可是偏偏这人是狄青,嫉恶如仇,爱民如子,再加上徐德善之前的激将之法,狄青鬼使神差之间,竟然点头答应了下来,徐德善也不废话,拱手告辞,悄然离去,大营中只剩下了狄青一个人苦苦思索。

    狄青扎营第二日,狄青聚将升帐,将大小官员,包括副帅孙沔都召集了起来,宣布此时将近邕州,为了防止侬智高弃城而逃,所以要将二十万禁军分为三部,第一部由狄青亲自率领,作为前锋,与交趾汇合,攻打邕州南城门,而孙沔率领一部,绕至邕州北门攻打,第三部由杨文广率领,攻打邕州西门。

    狄青的这个决定,得到了所有将领的支持,毕竟嘛,若是二十万人作为一部,全部由狄青领导,做出什么成绩的话也是狄青的,可是现在分兵之后,功劳可就分开了,孙沔杨文广带队做出什么成绩可就是自己的了,万一侬智高弃城而逃,就被孙沔杨文广抓住了呢,那么这个最大的功劳可就没有狄青的份了。

    狄青的提议,既符合兵法,又符合道理,三名最高军事主官一拍即合,一致通过,底下的各层低级军官自然没有什么话说,之后狄青孙沔杨文广三人各自挑选亲信将领,又调整了一天之后,向邕州城进发。

    一百里的路程,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狄青率领十万大军主力部队,率先来到了邕州城外,而孙沔和杨文广的部队,也达到了既定位置,不过他们二人手里只有五万人,攻城道话人显得有些少,他们的任务是防止侬智高逃窜,所以扎营的位置稍微远了一些,把守住紧要位置。

    狄青率领的主力禁军远远的看了看交趾国的大营,左右的转了一圈,狄青下令,就和交趾国的大营相隔几百米驻扎,而后派出了使者,向交趾国通报信息,约定明日两军共同进攻,拿下邕州城。

    作为同行,李常杰早就听闻过狄青的大名,这位大将军可是在西北战场拥有杀人之威名,若是没有余靖相邀,赵祯的圣旨,恐怕李常杰在听到狄青的大名之后就已经退避三舍,带着战利品退回交趾国内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李常杰可是被余靖请过来帮助狄青的,虽然李常杰入境之后做的事情和入侵也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李常杰毕竟是师出有名,有余靖做保,李常杰的狗胆也是涨了不少,一开始还对狄青大军有些防备,可是眼看着狄青大军对自己客客气气,扎下营帐之后还有将领来往互相客气认识,李常杰的心也就放了下来,心中暗笑,谁说宋朝厉害,我看他明明就是自废武功,狄青原本犹如猛虎,可是宋朝偏偏把猛虎养的如同绵羊一般,如此看来,他大宋朝早晚有一天要灭亡于他人之手。

    李常杰心中早已经做好算计,客套应对着狄青派来的使者,使者与李常杰交流明日两军攻城大计,李常杰怎么肯叫自己的人死在这里,嘴里只是含糊,说交趾国兵少,只可在旁边配合,当不了主攻,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