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群贤汇至

    第一百七十八章 群贤汇至 (第2/3页)

这些都不知道?听说你还做过诗词,那首著名的《满江红》就是你和岳将军合力之作。你不会是从哪里剽窃而来,欺世盗名的吧?”

    屈平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地说:“胡说什么,没大没小的。我不了解这帮理学大师,是因为我不管这一行,大哥我是负责为皇上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

    朱淑真嘲笑道:“看您那鸡爪似的字,就知道您不是认真读书的人。”

    “我是读书,又不是写书。读书是丰富自己内心,写书是丰富别人知识和情感。”屈平反驳道。

    朱淑真对屈平后面那句“读书是丰富自己内心,写书是丰富别人知识和情感”点头表示赞许,但是还是端正自己的看法,道:“字体就是人生的态度。”

    “好吧,那我的人生确实挺混乱的。”屈平说不过朱淑真,只好如此叹道。

    各路大军统帅奉旨回京,向皇上汇报了现在的各自情况,以及对日后的看法与打算,还有目前各自遇到的困难。

    赵构说:“过去的几年,是激流勇进的几年!诸位爱卿为社稷护国开疆,鞠躬尽瘁,朕深感动。眼下西夏依附,吐蕃朝归,交趾平定,琉球归附,只剩老对手金国,还有漠北草原未平。爱卿们目前还有何困难,或者说顾虑,不妨一道说来。今天军事最高将领都在此,大家畅所欲言!”

    刘光世性格比较急,率先问道:“皇上,臣想知道,军粮失火案之后,若遇大战、久战,粮草后援能维持多久?”

    “这个爱卿们不用担心,南方和天府粮食充足,加上大面积推广的番薯种植,还有海运而来的南洋粮食,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赵构信心满满道。

    李纲道:“皇上,番薯目前只有大宋范围有种植,千万不能流入别国,以增敌资。”

    屈平也道:“臣附议,若有人将它带入别国,当以通敌罪论处!至少在天下平定之前,不能流入外国。”

    赵构点头道:“朕也是这么认为的。此事便这么定了。”

    韩世忠道:“皇上,蒙古部历代狼子野心,眼下虽因利归附,难保他有不臣之心!”静爱书

    赵构看了一眼屈平,回复道:“蒙古部不给我们添麻烦,就是帮了大忙。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也要做好防备蒙古部不臣的预案。”

    吴玠说:“皇上,臣斗胆。大炮乃国之重器,京畿路军独有,恐怕有些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各边防大军随时面临大敌,臣斗胆,肯请皇上分发大炮给各军,以殷实军力,提振军心!”

    屈平果然有先见之明,要不然事出突然还真有些棘手。

    赵构说:“吴爱卿所言也不无道理,但是,因为大炮数量有限,难以分发各处。朕已经新设神机营,这是一个专门使用火器的军队,由朕亲自统御,永国公暂待指挥。”

    众将听皇上这样说,心中暗叹,还是福缘不够啊!

    “爱卿们放心,等以后咱们的研发技术上来了,朕肯定会做到雨露均沾,给每个军队,甚至每座城池都配备!大炮要集合火力,力往一处使,威力才巨大,咱们君臣,也要心往一处想!”赵构金口玉言,先画上一张大饼。

    大炮既然已经归皇上独有,大家自然无话可说,只希望被雨露均沾的那天快些到来。

    吴玠惭愧道:“皇上圣明,臣惭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