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午时三刻

    第三百三十九章 午时三刻 (第1/3页)

    屈平早知皇上会有此疑问,解释说:

    “监察院虽然布控天下,但所有案件都有向天下公开公检之义务,防止营私舞弊,自乱天下。而且,除监察院院首之外,另由内阁府和都督府各派三人参与担任监察院监察督导一职,此六人三年为一届,轮休替换。如此一来,便可防止监察院一手遮天!”

    “这样岂不驾空监察院院首?”

    “不会。这六人只是负责检查督导监察院院首,而院首负责统领除着六人以下的所有下属。”

    皇上认真品味了这番话,颔首道:“朕明白了。这六人就等于一盏灯,如果院首做得好,就亮灯,做不好就熄灯。是这个意思吗?”

    “没错。”

    “谁可为监察院院首之职?”皇上抛出自己最关心一问。

    屈平不能事事替皇上决策,问:“皇上心中认为谁合适?”

    皇上犹豫一会儿说:“监察院院首之选,必须为人刚正禀直,又深得城府,还须有较高威望。除去内阁府和都督府已有的人员,朕实在一时想不到资历和能力都合适的人选。”

    “皇上不妨说说您对心中候选者的印象,臣或许可以帮您分析一二。”

    “礼部尚书太过儒雅,气质不符;工部尚书精于物造,疏于心机;户部尚书倒是精打细算,但他的才能不在于称算人心;吏部尚书刚直是刚直,却少了一点内敛。”

    皇上将礼工户吏排除个遍,兵部尚书要去都督府,刑部尚书吴璘又是刚钦点上位,六部之内,实在是没有人选了。

    屈平道:“皇上不妨将范围扩大些。”

    “扩大些?按照监察院院首之标准,朕看杨再兴、刘琦这两侯也还差点火候。”皇上想了想,又道,“赵成章?赵成章从小随朕,身份又特殊,在宫里当差多年,多知取舍,忠君不二……靖海侯赵成章如何?”

    屈平愣了一下,赵成章这个名字,都是有些出乎自己意外。如果赵成章做了这监察院院首,岂不跟明朝东西二厂一般,怕留隐患呀!

    屈平便道:“皇上,您还漏了一个人。若没有此人,赵成章倒是不二之选!”

    “漏了一个人?”皇上这才想起,好久没看到他,都一时忘记了,“吴玠?!”

    屈平点点头。

    “吴玠沉稳,有胆魄,也有城府。但……他本身已经结成党羽。”

    吴家一公一侯,威震一方,现在吴璘入了刑部,再将吴玠引为监察院院首,岂不一家独大?

    屈平知道皇上担忧何在,说:“又内阁和都督二府牵制监督,完全可以避免。况且,下臣忠君与否,跟他在朝廷、和朝廷及天下百姓的的幸福度有关。如果大家在皇上的圣明领导下,欣欣向荣,谁还有心去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再好的体制,若没有好的领导者,都会乌烟瘴气。”

    “朕明白了!天下兴衰,全看皇帝这个矛头指向哪!”

    “没错,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说到底,还是皇帝的天下。如果皇帝不爱惜自己天下,天道好轮回,自有后来人!”屈平一语惊人道。

    封建帝国本就是皇帝一家的,自然由着皇帝英明或昏庸,而走向兴衰。

    皇上被屈平一句话说得如平地起惊雷,坚定道:“朕明白了!抑之,古之圣贤,估计就是你这般了吧!”

    “皇上过誉了。臣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