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日落黄昏凉州城(23)
第二百七十一章 日落黄昏凉州城(23) (第2/3页)
、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所谓空口无凭,有了族谱,就能证明自己家族的地位,就能彰显自己的血统,所以,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其实华夏民族很早就有了家谱,不过过去,往往仅限于王族,到了魏晋时候,由于世家门阀开始崛起并且最终占据了统治地位,那各个家族的历史,就很重要了,不能含糊,所以修族谱,就成为一种很好的办法,开始大幅度扩散从王族开始普及,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而对于大族来说,姓什么,从哪儿来,那是很重要的,是血统最重要的象征,世家门阀制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血统论的缘故。所以,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可是,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那是很严重的事情,所谓忘记祖宗,搞不清自己姓什么,往往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这样一来,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如果没有族谱,那根本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好在,族谱一般都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需要的时候,不需要多说,拿出族谱来,就是证据。保住了族谱,就有可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当然了,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一招,开始很能唬人的,可是时间一长,大家都不傻,都晓得这族谱里都会有水分,到了后来,族谱的历史价值就渐渐不高了,因为追究起来,随便找个家族祖上都是名门望族,稍微大一点那肯定是落魄的天潢贵胄。
段业除了惊讶于沮渠蒙逊的大手笔外,其实也心中暗笑,这一手沮渠蒙逊多半是跟自己学的,这族谱么,编的质量自己没看不好说,但是估计也不会烂,这事情随便花钱找几个读过圣贤书的书生,问题都不大,可是其中的水分,就可想而至了。
秃发部的人,当然是血统地道的鲜卑人没有错,可是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祖上究竟姓甚名谁,干过什么,这可绝对是一笔糊涂账,想搞清楚完全没有什么可能xìng。
很简单,因为鲜卑人的文化,比起汉人来说,落后太多了,他们缺乏记载的能力,描述的水平,甚至根本没有保存历史的自觉,比起汉人很早就设立史官来记述国家,宫廷和自己家族事务来说,实在比不了。
这样一来,好多里面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