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救援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救援 (第1/3页)

    “指挥小组收到!狙击小组!火力支援小组!立刻向突击小组靠拢!”收到了狙击小组和火力支援小组的队员人员伤亡情况汇报之后,指挥小组的队员先是应答回复了一下,紧接着立即下达了命令,在对狙击小组和火力支援小组的命令下达完毕之后,立刻又再一次通过耳麦对着我所在的突击小组和侦查小组命令道:“突击小组!现在我命令!立刻前往3号路线进行支援,掩护队员撤离转移!侦查小组做好火力打击准备!”

    指挥小组的一声令下之后,我所在的突击小组的队员们立刻就跳出了第二道防线的掩体,立刻就相互交替掩护着朝着3号路线前进着。实际上,我们所在的第二道防线的掩体距离狙击小组还有火力支援小组的位置前后的直线距离也不过就是一公里都不到,但是,在丛林地带行军,而且还要防范武装贩毒分子的攻击,就这一公里的距离,我们花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

    “突击小组!突击小组!报告你们的位置!我们被火力压制了!”就在我们朝着狙击小组和火力支援小组的位置进行运动的这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的耳麦里传来了两个小组的紧急呼叫。

    “我们在你们的八点钟方向,距离约400米!请立刻向我们靠拢!”听到了狙击小组和火力支援小组的呼叫,我们立刻就进行了回复。从耳麦中传来的除了两个小组的队员十分急促的呼叫声外,全是跟放鞭炮一样炸响的枪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我们的耳麦之中一直在不断清晰的传出各类枪械打出子弹的声音,而我们的耳边也是可以很明显的听见枪声了,我们的心中清楚的知道,现在的距离,我们距离武装贩毒分子的距离已经很近了,虽然一直在交替掩护的进行着前进,但是,我们更多的还是在抓紧时间,用速度去和时间比赛,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要更加的去注意敌方的攻击。

    我们通常所喊的“40火”即1969年式40毫米火箭筒,实际上算是“新40火”。而“老40火”则是仿制自苏联RPG-2型火箭筒的“56式40毫米火箭筒”。40火虽然名为反坦克火箭筒,但其实用途很广。比如其具备穿甲能力的破甲弹,就可以很方便地打击敌人的各种工事碉堡,其发射的高爆弹可以打击有生力量和轻防护的支撑点等等。虽然其射程较近,真正可以保证精度的有效射程一般要控制在100米内,但在山地的近距离支援作战中这个缺点并不明显。

    可以说,它是基层步兵部队的一名便携“多面手”。早在60年代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老40火,即仿制RPG2型,就在高原山地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可靠的性能经受住了恶劣环境的考验,在消灭印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