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兄志弟承

    第八百六十六章 兄志弟承 (第2/3页)

   战国七雄并立,却以秦人最为注重战功,因此秦军之精甲与天下,在乱世之中军事显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亦是刘毅效法秦法的原因,此外还有着一系列的手段去吸引那些年青子弟加入燕军,宣传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点,榜样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是通用的。张海彪从小最敬佩的便是自己的二哥,他们这一村的少年亦全是如此。此次两年方略幽州各州的大征兵能够如此顺利除了燕王的威望之外平素的这些利军政策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所谓功夫在平时此时就体现出来了。

    一般情况下普通百姓家中有人从军征兵之时地方官府是不会考虑在其家中再征新兵的,这是从全局角度考虑做出的一种权衡,仗要打,兵要征但生产与社会发展亦要随之齐头并进,后世有一句话说的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亦被刘毅运用到了今世之中。在兵员的征集之上绝不可涸泽而渔,幽州各州的征兵亦体现了这一原则!

    最后张海彪是被自己的父母一同带着送去军营的,此时刘毅治理幽州已经有十年之久,这里的百姓是受燕王恩泽最深的,他们十分珍惜眼前幸福的时光,更在心中深信着刘毅所说的每一句话,过往的一切经历都在证明着燕王的正确,因此在此次的大征兵之中幽州的反应亦是各州之中最为踊跃的,其次便是司州,第三竟然是高句丽!

    一开始被征入伍的高句丽士卒心中多少有着一些不情愿,当地百姓对此也并不是太过顺从,可随后那些士卒的家人所得到的待遇却是人人羡慕,燕王承诺的没有一句落空,且经过数年的发展他们的生活比之原先更有了不少的提高,再加上县府州府的宣传到位,真要按人口比值来算的话它反而要成了第一了,当然这里的征兵也是节制的。

    张海彪记得他们村子一共有十二个年青人被征兵入伍,临行前夜村长亲自设宴为他们送行,老人家的话很简单,听燕王的,不要给他老人家丢脸,谁要在战场上当了孬种就不要回村子里来!第二日他和他的伙伴们胸扎红花便被送到了新兵营之中,在那里他经受了印象深刻的三个月整训,那些其貌不扬的教官用近乎残酷的操练告诉了他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其中一个中年人有四十岁年纪,双臂都齐肘而断,可照样能够揍翻一些身强力壮的新兵,后来张海彪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