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相迎

    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相迎 (第2/3页)

到达长安之时便是喜出望外,自此望各位之心如穿秋水,今日一见,三位风采不减当年,且更是满载而归,桓当代父王与大汉子民相谢才是!”刘桓见状急忙上前相扶不让其行礼,其中自有真情实意却亦不免人前展示之心,世子对待有功之臣当是礼敬有加。

    建立西域使团前往周边各国互通有无,刘毅的出发点是一心为了大汉更好的发展,与此处刘桓并非没有与父亲一般的眼光,可他尽心竭力在此事之上多少还是有着一些功利之心的。身为燕王世子声名显赫,为世人所羡慕,可有着那样一个名震天下的父亲对刘桓而言亦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几年他都是事事谨慎生怕有一点行差踏错而为世人所笑,现在的他所需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名声,在心底深处刘桓是希望人们在提起他时能够能够用柳城候称呼而绝非刘大公子!

    直至今日刘桓还对两年之前的司隶之行念念不忘,那种受万民敬仰的感觉近乎完美,不知何时自己才能做到如同父亲一般的地步?那种荣耀使得刘桓在之后更为严格的要求自己,亦付出了几乎所有的精力与学习治国治政之上,他是燕王刘毅的长子,这一切都是必然要背负起来的重担,而此次西域使团满载归来就是他扬名的大好时机!

    王甫黄慎等人率领使团入雁门关而至长安之时便立刻飞鸽传书北平邺城二处尽述此行之所得,内中亦不无表述对燕王先见之明的敬佩,当然世子的安排周全也是必不可少的,似乎自古以来有了功劳先谢上位者便是华夏的悠久传统!对西域使团的收获刘毅是极为满意的,只是当时大战当前他的主要精力还要放在战事之上,因此亲做手书与长子让他妥善安排此事言中对其亦不无夸奖之意,此次随使团前来的还有不少诸国使节,如何接待亦对刘桓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世子言重了,此次之行全仗燕王提点,世子安排周详,吾等不过尽心竭力而以,乃是臣子本分,岂敢当此之谢!”王甫闻言急忙谦逊道,看得出来经过两年的时间世子的地位是越发稳固了,信心亦随之提升,否则怎有代大汉子民相谢之言?他言语之中以臣子自称便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将自己的立场摆的十分的端正明显,足见反应机敏之处,如今天子之位依然虚空,燕地稍有见识之人便自有所得。

    “国山不必如此谦逊,父王闻听诸位归来,特地亲书与我言及各位乃大汉有功之臣,当先厚礼相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