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如泰山援军来

    守如泰山援军来 (第2/3页)

”此时帐中终于有人开始出言,众人一见乃是渠帅穆方,最初的几句话他还稍稍有些犹豫可说道后来却是越说越快,帐中很多将领的表情亦在支持穆方之言。

    “大帅,就算退回黑山也比在这里强,半个月,这才半个月时间我军伤亡已经有三万多人了,可清河城了,一共才登上城楼三次,没一次坚持半个时辰就被打了下来,烟攻,穴攻,什么办法我们都用了,却不知那刘毅年纪轻轻哪来这许多本领,我军就没占过半点便宜。”见张燕不语穆方又再言道,这段时间他领军主攻西城亦是方法用尽也无太多的进展。

    “大帅,穆帅说的是,那刘毅也忒过歹毒,自六日之前我军伤兵便是大增,如今粮草还暂时不成问题可药已经不够用了,倘若不管那些伤员任其自生自灭我军必会士气大挫,大帅还得早做决断啊。”主管黄巾后勤的另一位渠帅于飞紧随穆方之后言道,这几日他的脑袋也是一个有几个大。半个月的激战济南城没有拿下,却把汉军守军的箭术练的更加精准,如今伤兵营里的伤兵已经超过了六千,还有一半的重伤员!

    伤敌而不杀,这还是白虎营弓手队中一名叫做石俊的什长给刘毅提出的建议,他的想法倒很简单,将军麾下从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同袍,一名伤员有时往往需要一到两人照顾,敌军的伤员一多岂不也是影响他们的战力!当时刘毅闻言便对之大加赞赏,立刻就奖励了特酿佳酿一坛,算得上是极为丰厚了,石俊所提他还真没想到,不是因为想的少而是恰恰相反,有时候想的太多便会忽略一些简单的办法,于是汉军战术又有调整。

    “穆帅于帅二位皆言之有理,可我军苦战半月损失近四万兄弟,张某岂能甘心就此离开清河?况且那卢植乃大汉名将,他让刘朗生扼守清河断我军前进大道岂知他在路上不会再设伏兵?倘若似铁骑营骑军这般的汉军再有三四万,当我军走出山道他们纵兵来袭又该如何对之?”片刻之后张燕终于出言,却是一连串的反问,他也并不是没有动过绕开清河的心思,可损失越大他越是心有不甘,就算面对雄城这仗也打得太窝囊了。

    面对张燕的反问帅帐之中又陷入了平静,耗时半月伤亡如此谁又甘心就此放弃清河?大帅说的也不错,走山路再遇敌军埋伏又如何?被敌军突袭又该怎么应对?不要忘了刘毅最出名的亦是突袭作战,他麾下不但有来去如风的骑军,还有那令得所有黄巾士卒觉得胆寒的步卒!清河守卫之中短促突袭的运用直接造成的结果便是青龙玄武两大劲旅为人熟知,每当向着城下冲击之时黄巾士卒最怕的也就是敌军打开城门。

    黄巾一众战将在帅帐之中陷入沉默苦思对策,清河城内汉军大帐内刘毅手拿一份铁骑营骑军刚刚射入城内的绢帛也陷入了沉思,见此情形齐军等人虽然心中好奇却也忍住没有相问,朗生一定是在思考什么战术,而赵云派人送来的绢帛上也一定有着重要的讯息。

    “各位,此份绢帛乃幽州刺史刘大人手书,他率领数路义军来援。”看完之后肖毅将绢帛交到鲍忠手上,随即向众人言道。事后还得跟赵云再交代一声,以后不管是何种信件都要依照密信的惯例而行,否则一旦落入敌军手中军情泄露可不是开玩笑的。

    对于军情刘毅向来极为在意,因此如今金狼军中是有着自己的一套密语的,其中深通江湖门道的刘云居功至伟,便是他和刘毅一阵切磋才创造出了这套简捷的密语,如此便能大大增加军情在传递之中的安全性。

    “刘刺史老当益壮,雄风不减当年啊。”一旁齐军出言道,对于刘毅先把信件交给鲍忠他并无任何的不快,反而心中暗赞朗生人情世故的通透,虽说凭借卢中郎之命和文刺史之助肖毅绝对可以命令鲍忠行事,但自入清河以来他对后者都是保持了足够的尊重,鲍忠亦是投桃报李,事事尽心竭力,清河原守军参战次数不多,但准备物资担任后勤极为妥帖。至于刘焉曾经是齐军的老上级,与其子不同,刘刺史可是极有才干的。

    “齐将军说的是,前辈为国之心值得我辈效法,刺史下问毅如何安排,不知各位有何见教?”刘毅一笑道,听闻援军前来在座诸将并无太多的兴奋与喜悦,最大的原因就是半月来战局的顺利,汉军可谓连战连捷!不过援军既然前来能否里应外合做一些文章?刘毅也要斟酌一二,况且在刘大人的援军之中会不会有刘备三兄弟了?

    “将军,清河在将军坐镇之下固若金汤,敌军半月攻城不得寸进,如今我军士气高昂军民一心,就此稳守定可让张燕无奈,既如此似乎不必再出奇范险。”鲍忠看完绢帛便递给刘毅,后者将之转给齐军,而闻听朗生此言鲍忠亦是首先出言道,话语之中虽有奉承但大半也是真心,如今在济南城中提起刘毅之名无论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