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软弱与无助

    第一四七章 软弱与无助 (第1/3页)

    如今的洛北港已经大变样,早已不是当初鸟无人烟的荒地,经过几个月的建设,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论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普通城镇。

    当然,为了能够通行方便,两条十余米宽水泥修成的大道成十字型贯穿整个洛北港,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

    按照顾北的规划是,北区为其商铺进驻的街市,高空俯瞰而下,密密麻麻的商铺整齐的排列开来,看起来一点都不显杂乱。

    南区港口,红砖堆砌的高大仓库排满整个码头,宽敞的仓库门口,货物被吊杆放入宽大结实的马车,立时有挑夫撤走网兜,直到一辆车装满,车夫一扬马鞭,鞭稍在空中作响,拉车的几匹健马吃力的拉动马车,缓缓驶离码头,沿着水泥大道往北区方向奔去。

    值得一提的是,一栋有别于古风的高大建筑耸立在中央区域。

    建筑采用的是现代化风格,逞圆柱体,长宽各五十丈,给人雄伟壮观的感觉,让人望之生畏。

    高楼下,顾北一身短装打扮,头戴着一个藤条编织的安全帽子,手里拿着图纸,对着高楼指指点点。

    陈金旺跟在一旁,点头哈腰的,手里拿着笔在纸上记录下来。

    后头,当然少不了萧然等十几名孔武有力的白府家将。

    毕竟,作为应天府‘有为青年’的他可是才把白花教的据点拔掉,平白得了几十万两银子。白花教对他,可谓是恨得牙痒痒,因而,格外需要加强保护,免得白花教中人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

    顾北手遥指着建筑,问道:“老陈,这楼还要多长时间完工?”

    “回东家,大概......可能还有一个月时间!”

    “大概?可能?到底要多久?”

    顾北一发怒,陈金旺只好老实答道:“一个月可以完工,本来某想多调些人手,可李师傅不同意......”

    李师傅不同意?李师傅是谁?想了想,顾北才明白过来,李师傅可不就是李老三么。

    如今李老三贵为洛北港的总工程,再直呼其名,自然不合适。

    “李师傅的意思是,熟稔工匠只有那么多,再抽调一些人手过来,建造工期是缩减了,但建筑的质量也相应的下降,让某把人手调过去修路。”陈金旺连忙解释起来。

    顾北点了点头,既然李老三都说了,他可不会为了赶工做出自毁根基的事情。

    相对于建筑这一行业,他虽然也懂一点,但也只是个半吊子,李老三这个‘总工程师’称号虽然不如现代的含金量高,在古代大小也算是‘专家’。

    顾北围着高楼走了一圈,边走边说道:“高楼完工后,记得让李老三用瓷砖装饰起来,地上、墙壁、外面统统都要......”

    “呃,东家......那得用多少瓷砖?花费多少银钱呀!”陈金旺一愣,颇为肉痛说道。

    他刚刚粗略算了一下,光瓷砖装饰就是一大笔费用。

    不就是一栋楼吗?至于花费这么多银两在上面。

    “你懂什么,人们都用瓷片儿来做餐具,或用来装饰,可在咱们这儿,就是踩在脚下,好看的,为啥?两个字,尊贵!”

    陈金旺脑海里,想到了自己进入大楼的场景,居然......觉得很美好。

    只是这装饰瓷砖的费用,还是太贵了吧!

    “窑口都是自家的,除了伙计的工钱,泥土随便用,可劲儿烧制就是。”

    东家说的好像很对耶!咱怎么就没想到呢?那是要多烧制一些,等咱的三层大宅子修好后,是不是......也能......嘿嘿!

    顾北又道:“除此之外,所有的房间,用落地窗,不落地可不成,不落地,咱这高楼立马被拉低了几个档次。就是要让住进去的人舒适,在大楼办公的舒心,银子花了可以在挣回来,舒心、舒适的环境可不能少!”

    “对,对,咱家有烧制玻璃的窑口,给点工钱就成......”

    顾北翻了翻白眼,咱还能不知道吗?再说这是咱的窖口,可不是你的!

    “这些都不算什么。通往府城的沥青路也得尽快修好。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路要修的平滑,还结识,马车奔跑在大道上,要让坐在车厢的贵人们,感觉不到抖动,这样才能招来商贾入驻。”

    要致富,先修路。东家说的真好!说起来朗朗上口,其中还蕴含了商业之精髓,陈金旺赶紧提笔记录下来!

    “商贾入驻后,洛北港是不是人气就会旺起来,人多了咋办?”

    “咋办?”

    顾北笑吟吟的看着陈金旺道:“人多了自然有人生病,有人读书呀,甚至有人闹事!那是不是要修建学堂供人读书?设立医馆,请一些知名郎中坐诊呢?有人闹事要不要安排一些护卫维持秩序?”

    呀......

    陈金旺惊讶起来。

    这样确实能使洛北港繁华起来,可是东家,建学堂,设医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