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牛大力的欢喜

    第一百六十四章 牛大力的欢喜 (第1/3页)

    此时用于浇铸的沟槽大开,地上早就摆好了模子,除掉大块炉渣的铁水,从沟槽流进模中,铸成一个个生铁锭子。

    不一会儿,铸了两百个生铁锭子。

    牛大力已经完全傻掉了,据说当时最大的一座军工炼铁厂,一炉出铁上千金,可这地下摆着的,就有将近一万多斤了。

    他猛掐了一下大腿,颤声道:“姑爷,我没看错吧?一万斤生铁,天下最大的炉子,也得足足炼上十天半月呐,这才不到半天......”

    陈金旺直觉得自己的眼角不受控制的跳动,也不知道是被炽热的铁锭子烤的,还是心里头兴奋的......

    若是再有这么三五座高炉,岂不是把国家的军工铁厂都给超过了?

    生铁足够,炉里的铁水还有更大用处。

    工匠关上用于浇铸的沟槽,打开通向炒铁炉的沟槽,炒铁炉窝在地平线之下,铁水便自己流进已燃烧了小半个时辰的炒铁炉。

    这种炒铁炉外观像个功夫茶的茶杯,但杯底和杯壁是中空的,铁水装在杯中,煤炭在杯子底部燃烧,火焰通过拱形茶杯壁,把热量反射到杯内对铁水加温,然后从烟囱里抽走。

    烟囱根部从炉子延伸出来的那一段,就埋在铁水流入的沟槽底下,起到预热铁水的作用。

    加热炉中铁水,对入炉沟槽上的铁水预热,为吹入底部燃烧室的空气加温,火焰一路发挥余热,将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利用,最后才变成一缕烟气消散在空中......

    顾北看着这浓浓烟尘,心底打鼓,不知道会不不会把应天府污染成世界第一个雾都。

    燃料和铁水完全隔离,就可以使用煤炭了,直接挖出来就用,比需要在窑里烧制的木炭成本低多了,反正不和铁接触,硫、磷等有害物质不会掺进铁水里。

    煤炭可以炼焦,据顾北所知,焦炭炼制那才是最正宗的方式,只不过眼下实在时间紧迫,也顾不得木炭的成本高昂。

    此时铁水经过加热,已经泛起星星点点的亮光——那是混在铁水中的细小炉渣......

    工匠开动了搅炼设备,炉顶的大圆盘慢慢旋转,带动熟铁棍子在铁水里转圈搅动,铁水翻滚,显然比人力的作用强上百倍。

    高炉炼出的生铁水一经搅动,碳和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剧烈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铁水开了锅,气泡咕嘟咕嘟的冒,把炉渣推到炉边堆积起来。

    生铁熔点比纯铁低,当碳与氧气结合,生铁水中的碳含量逐渐降低,它的熔点就逐渐提高,于是炒铁炉中的铁水逐渐变得浓稠,由清汤到酱汁,由酱汁到果冻......

    最后聚成一个个外形很可爱的铁团儿,呈熔融状。

    停下搅拌,工匠们用长嘴钳子夹起一块铁团儿,放到锻锤下面敲打。

    叮叮当当一阵响,铁团中的碳元素被挤压出来,和内部的细小渣滓、表面的氧化铁碎屑一起,因为高温而在空气中化作了点点火星。

    这个锻打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为了除去杂质,工艺非常简单,就用钳子夹着在锻锤下随便敲打几下,熟铁在高温下很软,所以造型容易。

    挨过敲打的所谓“熟铁”,其实并不是现代教科书意义上的熟铁。国际冶金界没有生、熟铁这种说法。

    而在民间,以高炉直接从铁矿石练出来的称作生铁,以经过炒铁炉或者炒钢炉炼的为“熟铁”。

    古代炼铁就是炒钢,只不过工艺很难把握,炒出的成品以铁和中低碳钢为主,狗屎运能得到一两块高碳钢——那概率和彩票中奖没差多少......

    钢铁产品中,碳含量越低越柔软,越高则越脆、硬。

    中低碳钢柔软,用来制作刀剑则不锋利,也就是“熟铁”,古人只能制作农具等普通铁器。只有高碳钢的韧性、硬度、强度符合制作武器的需求,那才是钢......

    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钢铁的软硬,于是用过被锻锤敲打时的表现,有经验的铁匠能够分辨那块是软铁,只能打制锄头,那块能好钢,可以锻造锋锐无比的宝刀宝剑......

    能不能出来好钢,顾北不知道,他也只是懂这方面的知识,却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这一方面,他甚至比不上这些打了一辈子铁的夏朝工匠。

    “师傅师傅!您快来看,我打的这块可能是钢!”

    一个小徒弟在那边哇哇大叫,把闲着的人全都吸引过去。

    牛大力亲自过去,长嘴钳子夹起那块铁,放在锻锤下当当敲了几下,沉声说道:“还差得远咧,打一把菜刀还成,做宝剑宝刀不成!”

    “哦!”

    小徒弟略带失望,闷闷的应了一声。

    牛大力见状,伸出巴掌狠狠的在徒弟后脑勺拍了一记,骂到:“憨憨,怎地如此不知足?师傅我打了一辈子铁,见过几块钢?便是你手里这块,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旁边的学徒一阵窃笑,那小徒弟苦着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