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大黎纪事 第三章、九州

    序言:大黎纪事 第三章、九州 (第2/3页)

兰得辅佐下落下第二枚子——孟兰使塞上莽原请神偷云良出手窃玉。

    这是赫天子与宋骁的博弈,争的是天下;也是孟兰与邹固的博弈,争的是道义。

    中山从仲义立国至今,太保一脉俱出自中山,称得上是头号大黎柱臣。

    宋骁任太傅、子丑远走洛邑学宫那段日子全靠已故中山王子匡震慑诸侯,如今中山王子汤则沉默许多,大概是有孟兰在,孟兰之才高他许多。子汤沉默,又勤恳,这是中山遗风,天下谁都可以觊觎黎室天下,唯独中山五百年从未变节。

    东方为青州,地广千里,有过名鲁。

    小白继任后内治水患,外平四境,大胆启用法家圣人告誓,以礼安邦,以法治国,先是扫荡周遭小国,再平莱夷。楚将滕云前来投奔,首战取冀州三分之地,如今鲁国地跨三州,比起宋国不遑多让,只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荆楚。

    鲁国的扩地史从无为而治的先王柴考开始,与宋结盟占萧,取徐州之地;再与宋结盟灭齐,得青州之地。

    泗上为徐州,吴与鲁各得其半。

    徐州本是萧国旧地,可惜当初上问九鼎,下霸诸侯的萧国一年亡国,于是其地被吴、鲁对半而分。

    潜龙伏白横空出世一年灭萧,天下诸侯噤若寒蝉,所以无论是鲁还是宋都对中山礼待有加,不想步萧国后尘,所以子匡凭借伏白声势以一己之力庇护了大黎数载。

    东南为扬州,地广千里,有国名越。

    吴越结怨从吴王乃素与越王由生分家开始,到越将淳于期困吴王乃素于会稽矛盾再度激化,也是有记载以来一国两君的唯一范例。

    老吴王乃素死后公子流苏即位,两国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传言洛邑会盟后返国途中越王由生遇到伏击,所幸没有大碍。空口无凭,但吴越交战哪里需要师出有名,于是越王由生回国后两国再起兵戈。

    正南为荆州,地广两千里,有国名楚。

    楚国自楚灵王到如今熊冉七代明君,从弹丸小国扩地到江汉,再到沅水,如今更是抵达南岭。

    黎赫王二十六年,孟有肥牛越界偷吃楚国禾苗,于是楚国征北大将公孙麟领大军兴师动众问罪孟国。孟、焦两国杀了全国肥牛,又割地请和,依旧难逃灭国命运。

    孟、焦灭,公孙麟挥师西进进犯巫城,綦国亡。

    与此同时,其余三境也有所作为,东境趁吴越交战取越两城;南境百越臣服,南岭以北再次纳入楚国疆域;西境征西将军白鹿大王取枳国黔中、武陵。

    似乎是忌惮江望舒无双战力,楚军终于从涪陵退军,两国以乌江为界划江而治。

    正西为雍州,地广一千四百里,有国名胡塞。

    胡塞贪狼卫秀麾下十八勇士,三十万铁骑所向披靡,奈何被阳关阻挡不得东进。

    伏白不出,缪苦身死,夫错了无音讯,卫秀俨然有无敌天下的势头,虽说梁州江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