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六伯世家

    第六章、六伯世家 (第1/3页)

    大黎历约三百年至四百年,礼乐时代结束,动荡时代还未开启。这百年间被称为霸主时代。

    霸主时代出现了六位伟大且无耻的诸侯。

    黎朝中山国世代为太保,不论辈分世代为天子伯父。中山的地位一向是凌驾于诸侯之上。

    所谓霸者,即是伯,对下是诸侯之长,对上霸天子之政。

    礼乐时代轰然倒塌,黎室式微,礼崩乐坏,权威不再。天子已经沦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四海八荒九州诸侯开始了争霸之路,前后有五位伟大且无耻的诸侯脱颖而出,成就霸主,得到了除了天子宝座外一切东西。

    关于六位霸主的记载已经遗失在黑暗动荡时代,只有片碎的信息记载了他们的存在。

    一说是萧穆侯,齐献公、燕文侯,乔召伯、吴季公、楚灵王六位;另一说是萧穆侯、齐献公、鲁庄公、乔召伯、吴季公、楚灵王六位。

    孟兰最终选取萧穆侯、齐献公、鲁庄公、乔召伯、吴季公、楚灵王六位。

    萧穆侯。

    霸主时代,莱夷进犯齐鲁两国,齐鲁兵败,向萧国求援。萧穆侯答应齐鲁两国请求,出兵青州打败了莱夷的侵犯。莱夷王又向东夷十三部求援,一场东夷和黎朝的战争拉开。萧穆侯带着大军征服了东夷,灭了东夷八部,解救了齐鲁之难。

    次年,萧穆侯邀请齐敬公、鲁延伯在泰山会盟,齐鲁两国承认了萧穆侯的霸主地位,一个地跨徐州、青州的庞大集团形成。

    此时诸侯国越来越多,大国寥寥无几,萧国一家独大。萧穆侯进洛邑求见天子赐予州伯称号,天子应允,第一位霸主诞生。

    萧穆侯是个英明的君主,他并未多起战事,而是尽心尽职地辅佐黎天子治理天下诸侯,更是数次出兵四方蛮夷。

    萧穆侯上礼天子,下治诸侯,一时间被传为美谈。萧穆侯晚年的时候昏庸无道,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天子,引起了天下诸侯不满。

    此时天下诸国都开始发展,齐国更是后来居上,这位昏庸无道的萧穆侯终于被年轻的齐献公领军打败。

    萧穆侯去世后他的长子继位,史称萧庄侯。萧庄侯太过于懦弱,面对不断强盛的齐国无计可施,终于让出了霸主地位。

    齐献公。

    齐鲁都是东营后裔,两国占去了青州六分土地。东夷平定后,齐鲁两国发展迅速,国力比起萧国不遑多让。

    萧穆侯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史称萧庄侯。萧庄侯太过于懦弱,齐献公趁机与鲁国出兵徐州,逼迫萧庄侯让出了霸主地位。

    此时的黎朝面临着一场浩劫,中原各国分封不断,南荆却不行分封,国力渐渐追上了中原各国。

    年轻的齐献公靠着仁义和武力得到中原各国的支持,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南荆国越来越强盛,几次出兵进犯孟、焦。孟、焦求助于齐献公。

    齐献公调度齐国、鲁国、萧国、东营国、宋国、营国等中原各国抵挡来自南荆国的进攻。最终在城濮之战打败了南荆国,解除了来自前朝余孽的威胁。

    南荆本就是前朝遗脉,不被中原各国看得起。南荆的强盛是终于诸侯不能容忍的,齐献公讨伐南荆,也众望所归地成为霸主,他在齐都召集诸侯会盟,共计有八十七位诸侯应邀前往。

    比起萧穆侯,齐献公称霸更得人心,他并不倚仗强大的国力欺压小国,甚至把自己当成调解诸侯矛盾的公道人。可惜这位仁厚的齐献公死得太早,否则说不定还会再开启一个礼乐时代。

    鲁庄公

    青州齐国并非一家独大,鲁国国力比起齐国分毫不输,但齐献公打败楚国的声望太高了,鲁国一直屈居其下。

    齐国的霸业在齐献公死后轰然倒塌,鲁庄公继位后大肆出兵邻国,又数次协助天子抵御了来自北狄和孤竹的进犯,但还是不足以称霸。

    只怪齐献公当初的威望太高,也太高了后来称霸的门槛。否则数次协助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