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六伯世家

    第六章、六伯世家 (第2/3页)

抵御来自北狄和孤竹等外邦的进犯这等功绩足以称霸。

    鲁庄公为了称霸,悍然出兵冀州,强迫冀州十来个小国臣服。冀州都是小国,豫州不一样,此时已经有几个大国声名鹊起,鲁庄公费尽心思还是不能称霸。

    这时乔召伯说:“听说西边的胡塞实力强劲,如果你可以征服胡塞,我们豫州诸侯都会臣服于你的德行。”

    胡塞是前朝臣子,他们的历史太过于久远。胡塞与中原各国、西羌、犬戎等多个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了民风剽悍的胡塞人。

    胡塞人骁勇善战,尤其擅长弓马骑射,豫州诸国可是吃尽了苦头。

    鲁国距离胡塞太远,对胡塞的了解不深,以为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于是野心勃勃的鲁庄公为了称霸,借道豫州出兵胡塞。鲁庄公大意了,他低估了胡塞的实力,或者说高估了鲁国的国力,最终惨败而归。

    本来离称霸就只有一步之遥,这一下子让鲁庄公威望大跌,于是这位野心勃勃的鲁庄公把目光放在了南荆。

    南荆国好不容易趁着诸侯没有侵扰休养生息,又被鲁庄公率军碾压一番,终于成就了鲁庄公的霸业。

    这位鲁庄公在齐献公的阴影下称霸,他的霸主地位很不牢固,于是他迫切地想巩固霸主地位。

    对鲁庄公霸主地位构成威胁最大的当属豫州诸国。豫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土地富饶、人丁兴旺,其中以宋、乔、卫、杨四国最为富强。

    鲁庄公纠集大军进犯豫州,遭到豫州诸侯的一致抵抗。宋、乔、卫、杨四国联军击退了鲁国,鲁庄公不幸中箭身亡。

    乔召伯。

    鲁庄公死后诸侯开始陷入纷争局面,豫州诸国最为强盛。乔国乘机崛起,一举成为豫州最富强的国家。

    乔召伯假借讨伐萧国,在洛邑郊外阅兵。三军锣鼓震天,黎天子请太保中山王出来表达了问候。

    乔召伯问:“太保,昔年大禹走遍九州,画下《禹贡九州图》,可还在洛邑?”

    中山王正色答道:“《禹贡九州图》正在脚下。”

    中山王很忠诚,他的回答也很巧妙,《禹贡九州图》就是天下九州,也暗示乔召伯不可觊觎九州。

    乔召伯称霸之心岂会被中山王一句话给浇灭?他又问道:“听说昔年文王效仿大禹用九州贡铜铸造九鼎,放置在太庙,九鼎可有千钧重?”

    中山王回答道:“九鼎上承天意,下覆万民。天下有多重,九鼎就有多重。”

    乔召伯不再过问九鼎,以萧国不向黎朝进贡为由出兵讨伐萧国。

    此时的豫州除了乔国,宋、卫、杨等诸侯实力也不弱,乔召伯称霸之路无比艰辛。

    这位乔召伯毅力惊人,他半生戎马,今日讨伐宋国,明日征讨卫国,一刻也不肯停歇。

    最后豫州诸国实在厌倦了乔国的骚扰,约定若是乔国能征讨胡塞,

    这位乔召伯终于在晚年称霸,可惜称霸不久便死了。

    乔召伯死后他的儿子乔襄伯欲效仿他过问黎室九鼎,被中山王召集孟、焦、宋、萧、鲁讨伐,险些亡国。

    吴季公。

    称霸诸侯多为中原诸侯,中原诸侯对霸主之位觊觎不已,大战连连。此时地处偏远的吴国悄无声息发展起来。

    此时的中原,宋、萧、齐、鲁、卫等诸侯都有称霸之心,奈何谁也不能服众,于是约定谁能征服南荆便推举谁为霸主。

    几个国家轮流出兵南荆,可怜的南荆国第三次被诸侯践踏。尽管单个国家谁也不能征服南荆,但连年不休的征战让南荆叫苦不迭。

    诸侯都不能征服南荆,吴国吴季公悍然出兵,南荆国早就无力抵抗,只好臣服。

    中原诸国不待见南荆,也不待见多与百越往来的吴国,不肯承认吴季公的霸主地位。

    臣服的南荆国被吴季公化为十几个小国,在这些小国的支持下,愤怒的吴季公联合萧国、齐国先讨伐鲁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