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子丑列传

    第十章、子丑列传 (第2/3页)

子丑拱手,还不忘朝少年邹固拱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先生说了道义二字,道是天道,义是仁义。所谓天子,那便是天子,所以仁义,那便是黎民。道义二字,是要爱天子,也要爱黎民,这样才能做到上承天道,下得民心。”

    子丑满意地点点头,又让邹固回答。少年邹固气鼓鼓地捡起篾刀去伐竹,他背对着先生子丑和师弟孟兰,眼泪大滴大滴落在地上。

    孟兰十五,邹固十六,先生子丑还是在珏山学塾勤耕雨读。

    “孟兰,邹固,该去游学了,”先生子丑嘱咐道,“邹固,你大一些,学会持重。”

    先生子丑替孟兰整理了衣襟,满意地说道:“不错。”

    先生子丑并未替邹固整理衣襟,邹固懊恼地低头,他看见了自己的是个脚指头可笑地从草鞋里露出头,他还看见孟兰崭新的布鞋。

    邹固与孟兰背着诗书,一齐朝子丑拱手。

    “固,你是师兄,要让着兰,”子子丑不太放心,又嘱咐道,“兰,你是师弟,要谦逊一些。”

    “好。”两人又是异口同声,然后结伴走出珏山。

    珏山外有一处僻里就叫珏山,两人在珏山僻里停留了数日,遇见一位自称是中山王室没落子弟的才子,名叫子修。

    子修虽然是中山王室没落子弟,但家境殷实,为人阔绰,他与邹固、孟兰二人一见如故,邀请二人下榻家中。两人欣欣然而去,要么谈论诗文,要么抚琴吹埙,要么结伴出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修说道,“两位高才,不知师从何人?”

    “家师子丑,山野中人。”青年邹固回答。

    青年孟兰纠正道:“我家先生有大才,只是还未出世。”

    子修笑道:“确实没听过,不过或许真有治世之才。”

    邹固一身麻衣,一双草鞋,一个陈旧书箱。孟兰一身布衣,一双布鞋,一个崭新书箱。

    天差地别。

    邹固习惯了,他可以不在乎,只是偶尔有子修家里女婢捂嘴偷笑自己,偶尔有子修家里女婢秋波连连看着孟兰。

    邹固忽然觉得他不习惯了,他脸色发烫接受了子修赠给自己的华服,痛痛快快泡了个香浴。

    “邹兄仪表不凡,便是麻衣也掩盖不住。”子修由衷地赞美。

    邹固平生头一回见到有女子朝自己投来爱慕的眼光,然后和那个乖巧女仆讲了一宿学问,费了不少油。

    夏日炎炎,子修邀请孟兰和邹固莲湖泛舟,三人结伴欣欣然而去。

    莲湖有采莲女子泛舟,模样清丽,邹固、孟兰都爱慕不已。

    “那是玉婉。”子修说道。

    于是邹固取了一张六弦琴就地抚琴,子修吹埙,孟兰和歌。歌曰:

    采莲采莲,其叶田田;拟作莲叶,任卿采撷。

    采莲采莲,其水涟涟;孟生梦鱼,常戏莲间。

    采莲采莲,其人晏晏;拟作舟子,棹舟千年。

    于是那位叫玉婉的女子棹舟靠岸,款款而来。

    “可棹舟否?”她递给青年孟兰一朵莲花。

    “可。”青年孟兰接过莲花,然后棹舟。

    邹固独自游学去了,孟兰在珏山僻里陪玉婉儿棹舟多日,终于有一日他拱手说道:“孟生还要去游学,待我归来。”

    孟兰游学归来时先生子丑说道:“孟兰,收拾一下,随我去洛邑。”

    孟兰游学去过洛邑,他还见到了洛邑学宫祭酒殷隐圣人,可惜殷隐圣人的学问他不太喜欢。

    孟兰怀揣着小窃喜随先生子丑来到洛邑,先生子丑与殷隐先生论道三日,孟兰和洛邑学子在学宫外等候了三日。

    洛邑学宫祭酒殷隐圣人走了,先生子丑理所当然地坐在了祭酒位置上。

    第二年,黎天子前来洛邑学宫请先生子丑到黎都,孟兰又随先生子丑一路去了黎都。

    先生子丑理所当然地坐在了太师位置上,孟兰也承蒙先生余荫得了个少师闲职。

    黎天子不久一命呜呼,年轻的公子赫登基,便是赫天子。

    赫天子生女后请先生子丑赐名,子丑说:“芷兰高洁。”

    于是赫天子长女名芷兰,孟兰窃喜,自己名字也有个兰字,哪像师兄邹固。

    先生子丑还是学宫祭酒,他总得照拂洛邑学子,于是时常在两地奔波。

    宋王宋骁有了长孙,也请先生子丑赐名,先生子丑说:“君子谦谦以修身。”

    于是宋王宋骁长孙名谦修。

    黎赫王十二年,先生子丑远走洛邑,很少管黎朝政事。

    孟兰从记事起就一直跟随先生子丑,偶尔出去游学。

    孟兰听洛邑学子说先生子丑入主洛邑学宫后洛邑繁华空前,天下圣人半数、九州贤才七分时常流连洛邑。孟兰心里欢喜,他早和子修说过自家先生有治世大才。

    孟兰记得先生子丑曾经有枚玉珏,可惜从黎赫王十四年后便不曾见过。

    孟兰偶尔游学也会返回珏山,珏山学塾再无先生子丑晴耕雨读,再无邹固孟兰种豆翻书。珏山僻里再无三人行必有我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