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突破口

    95,突破口 (第1/3页)

    其他人不断忙活的时候,张仲就坐在亭舍门前的石头上,开始寻思自己如何才能打开局面。

    因为,就在刚刚,这些黔首动手做活时,他曾旁敲侧击的问起了亭上各里的情况,所有人,都对此避而不谈。

    只笑着说,里中无甚大事,就是偶有野猪撞坏田亩,雉鸡偷吃粮食之类。

    神特么的雉鸡偷吃粮食,这都十一月了。

    当时就气得葵,直接抓住了那黔首的领子,吼着问。“雉鸡是飞到你家仓里去了吗?”

    黔首面红耳赤,梗着脖子说,正是,还吃了顿鸡肉。

    如果不是张仲翻到了那两根竹片,他甚至会以为,这里的治安,已经好到与杨树里差不多了。

    然而,并不是啊!

    前任亭长,因为不直之罪,被削爵免职。

    而那为官不直的罪名,来得甚是蹊跷,一整个里啊,全部做了伪证。

    以至于前任亭长内心不服,特地将其记载下来,放在了一卷不起眼的竹简当中。

    以待之后的亭长发现。

    为其翻案。

    但是这些黔首油盐不进,连野鸡飞到仓里的话都能说得出来,还能信吗?

    那么,有什么突破口呢?

    与他们宣读律法当中的不直之罪?

    不妥。

    这隐山亭当中的黔首,基本都是刑满释放的囚徒罪犯。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受过一眼就能看见的肉刑,比如黥面。

    对于已经受刑过的他们来说,刑罚或许还是让人惧怕,但肉刑却已经不至于威胁到他们无话不说了。

    本就脸上有字,还怕多刻两个吗?

    失去了左趾,还怕再缺个右趾?

    张仲揉了揉眉心,第一次从秦国律法的威严当中,找到了其威严所存在的最大疏漏。

    若是天下罪犯刑徒多到一定程度,便不会再那么畏惧于律法了。

    威逼不行,那就利诱?

    应该可以。

    但会被利诱的人,在受到更大的利益所诱惑时,很难不反口,后世的商人们,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威逼利诱皆不能成的话。

    如此,就只有服之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