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服之以力

    100,服之以力 (第1/3页)

    “一视同仁,不以身份贵贱而论罪行与否,秉公办案,不徇私人情面,吾能做到。”

    “然...”张仲扫视了一遍低下的黔首,严肃的低喝了一声。“安分守己,不行犯法之事。”

    “汝等.....”

    “能做到吗?”

    众人似乎没有经过这种灵魂拷问,不由得有些愣神,以至于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突然,柴高声应了一句。“能,有亭长在,吾绝不犯法。”

    张仲看了他一眼,心中赞叹,这真的是一个好辅助。

    第一个亭卒,非你莫属了。

    “吾且问汝等,能做到吗?”

    众人高呼以应。“必不行犯法之事。”

    树立了律法的威严,和本人的秉公办案的形象之后,斗隐里的民众们,看张仲的眼光就有些不一样了。

    就像是看见了青天大老爷一样。

    但这,还不够。

    上任亭长被处罚的案件中,那个不知名的里,全里的人,都做了伪证。

    由此可见,之后要是与其发生了瓜葛,或者说,自己要查清之前亭长所犯的案子,就必须要有一整个里的人,来做为自己的后盾。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算他日真的被诬陷,也能够有人为自己作证,不至于重蹈前任亭长的覆辙。

    要是到时候查案完毕,对方不甘连坐之责,拼死一搏,与自己进行械斗的话,也不至于像当初的余山乡游缴那般,被人杀死在里中。

    更何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伐赵之战越来越近,以秦国的官吏制度而言。

    如果自己升爵为不更,入军为屯长,手下的士兵,就将从所属的亭上征发。

    死气沉沉的士兵,是想让自己陪他们一起死吗?

    所以,还需要一把火,点燃这些黔首们的斗志。

    让他们,能真心实意的,为自己效力。

    成为自己扫清这罪犯刑徒遍布的隐山亭时,手中的一把宝刀。

    也能以此,做为自己在伐赵之战中的助力。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

    首要的,自然,就是给晋身之阶。

    “自李郡守入蜀以来,四十余年矣。”

    “蜀中军功得爵者甚众。”张仲顿了顿,环目扫视了一遍下方人群。“其中受黥面之刑者,数不胜数。”

    “然,他们可行于市,可出于城,不必掩面以躲,亦不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