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南北并起

    第六十三章南北并起 (第2/3页)

力砸下!

    一锤之后,便是血肉模糊!

    两锤之后,周围民夫便察觉到这个骑兵全身都没了力道,整个身体都松散了下来!

    三锤之后,这名从馆陶过来的女真骑士面门已经不止是红色了,乃是黑的、白的、红的、黄的,搅成一团。

    而周镔既杀此人,却居然丝毫不停,只是起身拎着手中骑兵锤子速速又做了分派:“老张,你去带他们继续修壕沟,大宝、二宝,你兄弟二人速速扒了他的盔甲,交给御营军官,小乙,你跟我一起去给本屯报功!”

    之前那七八名准备来围杀这名金军骑士的宋军其实早已经赶到几十步外,但眼见着这屯长诱敌在先,杀敌在后,而且三锤之后,片刻不停,又这般从容分派,早已经骇然,哪里还有半点抢功的心思?

    到最后,竟然茫茫然被这屯长反过来带起,去最近的旗帜下去寻军官报功去了。

    最近的旗帜,就在两百步外,旗下将领是一名统领官,唤做张逵,乃是赤心队资历出身,尧山后积功,转出御前班直,便在御营右军出任,迅速坐到了统领,只是长久没有作战,没有成建制的领兵战功,便一直不能越过最大的那个台阶。

    闲话少说,张逵其实早就注意到了更西面这点空隙引发的骚动,乃是冷眼看完刚才那一幕,复又侧耳听略显紧张的随军进士与那屯长记功,待诸事妥当,方才翻身上马,从此处往东而去。

    东面,乃是排列整齐的数千宋军,虽然不是长斧重步集群,却也长枪大弩林立,刀盾弓矢不缺。

    张逵径直来到这排军中最大的张字旗下,拱手相对,做了建议。

    “在西面沿河一带稍微撤开一个口子,你部在后方张网以待?”刚刚自前线转回的田师中闻言微微蹙眉。“是西面贴河的地方撑不住了吗?”

    “不是,只是末将看到前线焦灼,死伤惨重,而我等在后方列阵,却不得上前襄助,心中不忍。”张逵拱手以对。

    “也有忧心自己弄不到功劳,北伐结束了都混不到统制官的心思吧?”田师中冷冷相对。“张逵,你以为此时还是太平时节,此地还是京东屯驻之地?你是不是觉得少了一个赤心队的统领,刘统制便会断了御营右军的十个密札匣子?”

    “末将不敢!”张逵赶紧俯首。“末将并无此私心,只是从战事考量。”

    “考量个屁!”田师中终于大怒。“不就是看到此战兵力尚有余裕,起了私心吗?你睁开眼睛去给我看看,前方战事这般激烈,万一后撤引发局势全崩,谁来负责?而且此战后不用攻城的吗?这么大的元城,周四十余里,城墙最矮的地方也有三丈高,塔楼七八十,抵得上八个大名城……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气呢?与我滚回去!守好本部,等待出击命令!”

    张逵狼狈而走。

    而张逵既走,田师中黑着脸,方才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前方的战线上,却又忍不住脱掉牛皮手套,死死捏在手里。

    且说,身为这场战斗的实际指挥官,田师中的视角当然更高,就好像张逵不在乎什么一兵一卒的死亡一般,他如何在意一个统领官的小心思呢?他在意的,一开始就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撑住缺口,确保金军不能突破这个防线。

    不过,从宏观角度来说,这个战略目的其实从交战一开始那一瞬间就已经达到了。

    两军狭路相逢,争的就是一口气,撑住就是撑住,撑不住就是撑不住,而宋军明显是撑住了,非但撑住了,还有足够的兵力余裕在后方布置第二条防线。

    故此,这种情况下,就如同和张逵开始想着参战立功一般,刚刚从前线回来的田师中其实也有了一些想法——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两军的精锐拥挤在一片狭地立,进退不能,只能相互消耗对方的生命,这让好几年没打过硬仗的田师中有些惶恐,他现在担心的是,万一此战把那三千长斧重步,把自家岳父交给自己的根基给抛洒没了怎么办?

    说白了,他有点被前线的惨烈与剧烈消耗给吓到了。

    唯独话还得说回来,担心归担心,现在这个情况是,你也不可能冒着将战线弄崩的危险搞什么替换的,只能等着水军的轮船过去,用八牛弩和砲车,从阿里部开始,进行战局上的翻转。

    日头渐渐再度发生了偏转,时间来到下午,战场也越发混乱。

    前线缺口那里,激战还在继续,永济渠东侧的防线上,依然时不时有金军突破,而与此同时,宋军第二道防线的背后,已经有不下七八百具尸首被摆在此处,数以千计的伤员也被迫露天安置在此,惨叫声、呻吟声到处都是。

    说起来可笑,上午时,因为这些伤亡而惶恐到需要督战队来维持秩序的民夫,此时见到越来越多的尸体和伤员,却反而安静了许多,只是顶着剧烈的疲惫感在那里挖沟。

    当然,便是张逵也终于得到了机会上阵填补了一处缺口。

    而也就是这个时候,黄河北道东岔的河道终于被清理干净,宋军御营水军的轮船终于得以就位,并很快,对阿里部进行了一次齐射。

    这一次,小轮船上那些原本几乎已经要被淘汰的八牛弩起到了奇效,一发下去便是三支铁枪一般的弩矢借着轮船的高度,直接平平射出,却是恰好在六七百步的极限射程内压低到地面左右,配合这密集的金军部队,使得这种武器的杀伤力达到了某种极限。

    往往是一发三矢,便能瞬间使几十人丧失战斗力,而且血肉横飞,甚至当场肢体分离。

    与之相比,依靠抛射弹道的大轮船上砲车加一起,恐怕也没有一艘小轮船上的八牛弩来的杀伤大。

    而这种安置了八牛弩的小轮船,御营水军一共有八艘。

    第三轮齐射结束,阿里部因为水军打击而造成的死伤,便达到了之前一上午地面作战的伤亡总和。

    更要命的是,面对这种出其不意,且视觉冲击力惊人的打击,阿里部的金军终于开始动摇起来,他们不再维持队形和战场纪律,不等阿里的军令传达下来,便主动的往更内侧的永济渠方向,汇集与挤压起来,以躲避八牛弩的打击。

    一时间,防线以北的狭地上,挨着东侧黄河河道的区域,足足空出了一条七八百步的空白区域。

    面对如此情形,已经年逾五旬的女真宿将、万户阿里稍显犹豫,但当他注意到两艘最北面的大轮船放弃了用砲车轰击河畔,转向直接朝更北面驶去时,却是终于下定了决心,直接打马走上了永济渠上那简易到极致的浮桥。

    并很快,来到了几乎与自己旗帜齐平的杓合大旗下。

    “撤吧!”

    阿里开门见山。“半日不行,再过半日也不行,莫要在此徒劳消耗兵马!”

    杓合冷冷看眼阿里:“不能冲百八十个来回的骑兵,能叫骑兵?”

    “东面河上有御营水军的轮船,全都带弩炮……沿河七八百步,已经不能立足。”阿里面无表情,缓缓以对。“虽不清楚城下是什么情况,但绝对比我们更无力,拖不了多少人的……若我是岳飞,待会定然要派一支兵沿东面河道出来,把我们两面包住。”

    “等他们出来再撤不迟。”杓合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元城那里或许还有兵马在拼命咬住岳飞,等我们过去。”

    “宋军已经有轮船去馆陶了。”阿里终于说出了最后一个要命情报。“若是馆陶被宋军水师带着河对岸的宋军一起掏了……然后此地再遣一支兵马顺着东面河道出来包住、咬住我们,咱们这两万人,可真就万劫不复了。”

    杓合终于变色,却又不解:“宋军如何这么多兵?”

    “应该是将三州撤下来的御营右军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