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任官回避制度。

    第56章 任官回避制度。 (第1/3页)

    这一刻,整个书房之中安静的落叶可闻。

    嬴政高高在上,喝着茶在观察秦歌等人的神色变化,然后一一记在心中,而赵高守在门外,整个书房之中,只有秦歌与扶苏等人。

    长案之中准备的笔与墨都已经研墨完毕,就等着书写。

    秦歌打量了一眼羊皮纸与笔,然后看向了扶苏等人,见到众人奋笔疾书,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不是没有内容可写。

    而是想要写的太多了,他需要挑选一下,看放出那些合适。

    毕竟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想要成功就需要一步一步来,否则一下子挑战整个大秦勋贵,他只能被镇压而死。

    一刻钟之后,秦歌方才开始提笔书写。

    这一刻,秦歌没有提及科举这等太过于超前的事情,而是针对设立四十一郡一事,进行了详细而又全面的阐述。

    秦歌对于当下的时代,也是清楚的,自然清楚,这个时代的特殊性。

    而今日他想要做的便是打破这一特殊性,为大秦皇权保驾护航,一念至此,秦歌提笔写下了六个大字:“任官回避制度”。

    了了六字,却能够撼动当前的政冶格局,让嬴政为之动容,甚至于坚定而不易的推行。

    在秦汉之前,地方政冶中最为悠久的传统其实是本地为官,即国君向天子负责,大夫向国君负责,而国人百姓则向大夫和国君负责。

    这便是贵族政冶的弊端所在。

    而如今的大秦帝国也是如此,这一弊端,必须要解决。

    秦歌心里清楚,大秦帝国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而且各路反贼能够在当地得到庇护,也与这一制度密切相关。

    在这样的制度下,若是没有继续强化中央集权,而是放任不管。必然是结果是地方豪强势力坐大,无论是皇权、勋贵,还是本乡长官,不但专横跋扈、横行乡里,甚至有条件、有本事和中央政权叫板,成为朝廷推行统一政令的严重障碍。

    而当今天下,大秦帝国横扫天下,只是将表面上的六国统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