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廷外朝

    11.内廷外朝 (第2/3页)

据历史的进程提前做出一些决定,避免因内部纷争而贻误时机,荒废财力。

    进入腊月,辽东监军高时明发回密报,努尔哈赤并没有顾及大明国丧,一直在调兵遣将,不断刺探沈阳、辽阳附近的情况。李如柏不负圣恩,招揽旧部四处击杀零散的敌军。袁应泰已将外围的的物资全部转移至城内,百姓大部分迁徙到锦州一带,只留下精壮士兵和作战物资,准备死守城池。

    此时勤政殿刚刚修缮完毕,左战正在与众位朝臣、内侍合计乔迁的黄道吉日。看完密报,拍手说道:

    “择日不如撞日,朕看今天就是个好日子。诸位爱卿速速去准备,戌时在议事厅集合,今天就开始在这里办公。”

    众人早就领教了小皇帝的猴急性格,见怪不怪,各自欢天喜地的去收拾。虽然他们对于未来能干什么还不知情,但是搬进勤政殿这份殊荣足够他们骄傲余生了。

    根据左战的安排,与会人员有内阁的首辅方从哲,次辅叶向高,以及史继偕、何宗彦、刘一燝、朱国祚、沈㴶,共计七人。六部的人有户部尚书杨涟、吏部尚书韩爌、兵部尚书朱燮元、工部尚书黄克缵,孙承宗、范景文、来宗道作为帝师列席,共计七人。军机处的人有熊廷弼、左光斗、洪承畴、孙传庭,共计四人。司礼监的人有曹化淳、李凤翔,共计二人。

    明眼人早就觉出这里的道道,内阁虽没太大的变动,但已经没有实权,具体的工作交给六部。军机处的人都是左战要重用和培养的潜力股,司礼监的曹化淳、李凤翔完全听命于左战,在决策时不会受到前朝的干扰。

    对于第一次组织这种高级别的会议,左战和众人一样有些蒙圈。万历皇帝都快三十年不上朝了,这些人还真有些不适应皇帝的勤奋。左战自知能力不足,眼前这群人可是大明王朝的精英,随便拉出一个都可以做他的祖师爷。

    点卯过后,左战故作镇定的揶揄道:

    “诸位爱卿不要紧张,朕也是新媳妇出嫁头一遭。”

    对于皇帝的插科打诨,众人稍微有些轻松,,暗笑小皇帝思维新颖,口直心快。左战见效果达到了,继续说道:

    “朕长话短说,共有三个议题,第一是辽东局势的应对策略,第二是各地灾情的赈济方案,第三是军事改革。

    先说第一个议题,萨尔浒失利后,明军主力尽失,已经失去了军事主动权。朕曾与熊廷弼、李如柏商谈过,建虏有一套很完备的八旗制度,对于军事扩张和组织生产都非常有利。八旗兵善弓马骑射,熟悉当地的地形,野外作战能力强悍。

    朕决定让各地卫所原地待命,加强辖区内的戒备,特别是西南和西北地区,要防止土蛮、土司叛乱。至于辽东,朕已命袁应泰、高时明转移所有的人口和财物,坚壁清野,不给建虏留下任何有用的物资和俘获。等到朕的新军在关锦一带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