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孤家寡人

    113.孤家寡人 (第1/3页)

        如果说前面的新政是为了改善明朝内忧外患的窘境,那么这一次的维新则是要打破士农工商的封建体统,通过更为合理的选拨制度为国家建设招揽人才。闪舞谁都明白其中的好处,可真要在自己身上剜肉却又舍不得。随着维新进程的加快,朱由校明显感觉到阻力也越来越大,他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孙承宗、熊廷弼、黄克缵、沈有容等四大家族在朝堂独木难支。保守派们的奏折就像洪水一样将司礼监和内阁淹没,这些酸腐的儒生仗着满腹经纶明捧暗讽,表面上把维新夸的天花乱坠,暗地里却把老朱家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个遍。

    此时焦头烂额的朱由校这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个孤家寡人,即便他曾对外用兵开疆拓土,对内增设军机处来制衡内阁和司礼监达到自己独揽大权的目的,可他依然无法撼动数千年的封建制度。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些人明明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下获得了大量的实惠,却还要公然反对自己的决策,这不是端着新政的碗砸新政的锅吗?气急败坏的他将案几上的那堆奏折使劲推到地上,咬牙切齿的骂道

    “当初改组贸易公司,公开吸纳朝中权贵和地方官吏的股份,本意是让他们分享海外贸易的红利。随着国内外商贸的发展,他们获得的利益也越来越多,甚至远远超过了天启元年的薪资俸禄。这群呆鸡平日里除了数钱,难道就不想想如果在朝廷的控制之下继续开放对外贸易吗?相比之下,那些欧洲的弹丸小国却在不停的探索新大陆,开拓新市场,此消彼长将来大明迟早会被欧洲超越,一旦国力衰竭,势必会成为群狼的猎物。”

    众人听闻小皇帝的怪论不免觉得匪夷所思,第二次人口普查过后明朝的在籍人口超过一亿,每年岁入达到千万两白银,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倭寇和海盗平息后,明朝增加了对外贸易的商埠,凭借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火器等拳头产品在整个贸易体系中独占鳌头,致使西班牙、葡萄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白银大都流入明朝,虽然英格兰、荷兰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这种一边倒的贸易关系,但有了石见银山每年几十吨的开采量,明朝的商贸发展已经进入银本位的货币体系。

    对于朱由校的这种忧患意识,孙承宗也是非常认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