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先难后获

    122.先难后获 (第1/3页)

        早朝的消息很快便传至台北,颜思齐朝北跪拜以谢天恩,要不是朱由校有心栽培,估计他现在还在琉球一带做那无本的买卖。35xs当然这也招来了朝中大臣的口诛笔伐,认为封异姓王有悖纲常,会引起天下大乱。

    看着案几上的奏折,朱由校也不急于驳斥,他不屑于用二桃杀三士的伎俩,但推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阳谋,把颜思齐抬到如此高度就是这个意思。在明朝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公爵死后才可以追尊王号,颜思齐出身不好,履行又尚浅,想得到这个至尊荣耀还需下一番苦功夫。

    目前朝廷的开支与日俱增,京津铁路试车成功后朱由校打算继续铺设京沪线和京广线,加上以工代赈、修建驰道、恢复马市、迁徙人口等国策,户部累计支出已经愈七千万两白银之多,可是总收入只有不到五千万两,其中的亏空全部从内务府贴补。除了神宗皇帝给他留下的那两千多万两的家底,他还抵押国宝珍玩给江南富贾,自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坐在龙椅上,朱由校生无可恋的望着底下的大臣们,心想忙活了十来年全给别人做了嫁衣裳。闪舞自己省吃俭用不说,还连累老婆孩子跟着受穷,要不是张嫣把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估计紫禁城内早就要靠种菜养猪来维持生计了。可是再看看满朝的文武大臣个个富得流油,各地的商贾乡绅也赚的盆满钵满,朱由校的心理极度不平衡,甚至有劫富济贫的念头。

    众人见皇帝一脸坏笑的坐在上面,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纷纷低头不语,祈祷着早朝快点散去。朱由校哪里肯放过他们,魏忠贤和魏朝早就把大臣们的家产查了个底朝天,要不是亲眼所见朱由校做梦都想不到官商勾结的破坏力。

    “两位先帝生前留下的家底颇丰,可这些年为了中兴大明,朕差不多快把家败光了,要不是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