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如果所有人都在努力

    第四百二十八章 如果所有人都在努力 (第3/3页)

时候,发现一个案例记录,这个记录里提到了一个名词【妥瑞氏症】。

    这个案例沐春没有什么印象,但是从案例分析来看,的确是他的笔记记录的文字。

    【抽动秽语综合征】,无法压制眨眼、做鬼脸、甩头、以其他方式移动或发出声音的冲动,但此行为并非自愿做出。

    多发于18岁以前,常见于5岁或6岁时已出现一部分症状,抽动频率有强有弱,第一次抽动发生器持续超过一年

    此抽动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比如亨廷顿氏病和病毒后脑炎。

    案例记录的是一个当时只有19岁的男孩,并且案例最后,沐春又看到一行字,追踪中

    这一行字,笔迹隽秀,应该是女孩的字迹。

    沐春看了一会,想到了一个人。

    于是沐春从抽屉里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给沐笑留言。

    “关于【妥瑞氏症】,想要请教一下沐学姐。”

    沐春犹豫了一番措辞,想着要不要先发一句,“沐笑这几天忙不忙?”

    觉得有些生疏。

    又想,要不然就问问,“有没有时间一起吃饭,年底音乐会结束后一直都没有时间见面”

    好像也不合适。

    “我遇到一位病人,想和沐笑讨论一下”

    这样好像差不多,但是既然说到是要讨论病人了,不如直接把具体内容也说清楚吧,这样才比较不影响沐笑的时间,也许她很忙呢。

    潜意识里,沐春想到沐笑一个人要过两种生活,不管是时间上还是身体负荷上都是压力巨大的。

    如果她是那种较长时间稳定在一种人格,然后较长时间稳定在另一种人格,比如冬季的时候都是沐笑,到了春天可能会变成小西瓜的人格这样还好一些。

    曾经有案例报道有人在西班牙做老师几年里只说西班牙语,但是他在韩国的时候只会说韩语,也只会书写韩语,并且职业是厨师。

    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很好,每一段人生都各有精彩,直到那个人在西班牙要结婚的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韩国还有一个妻子。

    如果真的是这样稳定人格在好多年的话,沐笑应该还不会很忙,至少一段时间里面她是完全投入在一种人生之中的。

    但沐春知道他似乎在欺骗自己,看起来没有这么稳定,而沐笑和小西瓜之间的人格切换不稳定到怎样的程度,沐春也很模糊。

    不论是小西瓜还是出国以后的沐笑,沐春都不太了解。

    这真是太难了。

    但是好消息也是有的,五分钟后,沐笑就给沐春回了消息。

    “明天上午,我会在知南附属三楼,要不要来聊聊?带上你的小本本。”

    李牧迷迷糊糊到家的时候是早上四点半,这一天的工作结束的还算早,导演组永远都是这样,说好一周三次拍摄,后来就变成了一周五次;说好一周四次录制节目后来就变成了一周五次;总之都是一周,说什么别的都没有用,签了合同也没什么用。

    总想把事情做好也不是什么错,一个节目要是做好了,参加节目的人都有利可图,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就是实在有些太累了。

    白天还要处理项目上的事,资金的巨大空缺像一张白的发亮的纸挡在李牧眼前,他一睁开眼睛就会撞上那面白色的巨墙,反倒是晚上录制节目的时候还能换换脑子,想点有趣的点子和梗,有时候还能和其他嘉宾来上一场酣畅淋漓的互动。

    虽累,也有欢乐。

    说起来【奇葩对决】这个节目还真的不错,从构思到制作到请来的嘉宾,在这类综艺节目中绝对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准,当然这还要保证节目能一期接着一期做下去,要是就一期了事,那么也没有什么用,弄不好还是亏钱的。

    所以大家都很拼也是很正常,这年头也没有什么行业里的人不拼命就能做出点成绩。

    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做节目和李牧做融资的也差不多,说到底找不到金主节目做不长,有金主一切好办。

    想要什么嘉宾请来就是了,嘉宾好了节目档次就上去了,录制的时候也容易,有些嘉宾滥竽充数的,这种能不要就不要,多一个都是浪费资金。

    言下之意就是夸赞李牧,真真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好青年大概就非李牧莫属了。

    四点多收工之前,副导演mark还拉着李牧喝了一杯奶油已经完全融化在咖啡里的卡普奇诺。喝完之后,李牧晕晕乎乎,就和喝醉酒了一样。mark说的话他也有些云里雾里听不真切。

    只觉得mark好像说,节目组有意把李牧打造成一个高智商+顾家好男人的形象,因为节目组中,能同时符合这两方面的嘉宾并不多,而且李牧的妻子秋桐虽然不算是圈内女明星,但是也算是小有知名度的小红人,又听说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秋桐对李牧更是赞赏有加,可谓是难得的一对圈内模范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