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阁班子

    第五章 内阁班子 (第2/3页)

 从抚顺到清河,从萨尔浒到开原,从辽沈到广宁……十余年来,哪次攻城战争,没有内奸配合?

    大明九边关隘历经百年修建,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就是如今,建奴一天时间攻破墙子岭和青山口,会师通州,难道这其中就没有什么隐情?

    否则,他们动作何以如此迅疾?

    尔等就不能涨涨记性,何至愚昧至此?”

    怒火熊熊高涨,崇祯皇帝接连厉声喝问,心中为大明将士感到不值。

    事实证明,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弱,将士们也非常英勇。

    过去在与建奴的战斗中,他们往往是在人数不占优,背后又被人捅刀子的情况下与建奴作战。

    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大明的军队战斗力有多么强,作战有多么英勇,却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可以说,从野猪皮努尔哈赤起兵伐明到现在,每一场战争都有“第五纵队”的影子。

    这些奸细不是打开城门,就是临阵倒戈,还有泄露军事机密等等。

    可悲的是,大明朝廷的上层,却好像从未引起重视。

    造成的结果就是,到了后期,大明官兵屡战屡败之下,倒是未战先怯了。

    这其中,倒不是完全说害怕建奴,实在是“友军”防不胜防啊!

    殿内,在崇祯皇帝毫不留情的训斥下,几位大学士哑口无言傻眼了。

    虽说陛下说得好像有几分在理,可如此不留情面,真的合适吗?

    居然连愚昧至此都当众说出来,这让人情何以堪?

    陛下难道就不能婉转一些,至于如此吗?

    要知道,我们可是当朝的内阁大学士,统领百官,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陛下,臣愚昧,才疏学浅,难以胜任东阁大学士一职,请辞归故里。”

    片刻之后,次辅方逢年顺着崇祯皇帝的话头,拧着脖子站起来一脸肃然硬邦邦说道。

    看得出来,他并不服气,才疏学浅四个字发音很重,透出浓浓的嘲讽之意。

    之所以如此,是他有狂傲的资本。

    方逢年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崇祯五年在朝中担任日讲官,后又升至国子监祭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