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阁班子

    第五章 内阁班子 (第3/3页)

    其一生从学者到教授,再到大明最顶级的学校校长,育人无数。一手文章更是写得锦簇花团,天下叹服。

    又岂是“才疏学浅”之辈?

    继而,再辅傅冠亦站起来拱手说道:“陛下,臣已年迈,精力不济,恳请回归乡野。”

    虽然是一样的意思,可傅冠说话就多了几分柔和,毕竟年纪大了。

    他的仕途和方逢年差不多,也担任过国子监的祭酒,是方逢年的前任。

    大学士贺逢圣见状,站起来就是直接一句,“臣亦请辞!”

    言简意赅,说得霸气,居然没有任何理由。

    他是国子监教授,和方逢年、贺逢圣属于学院派,三人向来同气连声进退一体。

    同时,他们也是天下学子顶礼膜拜的师长,士林中赫赫有名的清流。

    既然是清流,那别的都是次要的,脸面才最重要。

    谁要是扫了他们的面子,他们就跟谁急,哪怕是皇帝又如何?

    而此时,原本的始作俑者刘宇亮却坐在锦缎上,一脸的愁苦相,仿佛对此非常无奈,可眉角间散发出若有若无的喜意。

    和方逢年三个清流相比,刘宇亮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场老油条了。

    这样的人,哪里要什么脸面?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突然震怒的原因,那就坐观其变。

    出了什么事,自然有前面这三个傻帽兜着。

    与他保持类似动作的,还有始终一言不发的杨嗣昌。

    不过,和刘宇亮相比,他双眸间的喜意是赤裸裸的。

    因为议和一事,在内阁中,他和方逢年三人早已形同水火彼此不容,巴不得他们触犯龙威,让崇祯皇帝罢黜他们。

    只有薛国观单纯些,人在锦缎上,身体却扭来扭去,有股坐立不安的感觉。

    他觉得,似乎要说点什么,但依照目前的形式,他又能说什么?

    和方逢年等人保持一致,好像没这个必要嘛,又不是一路人?

    帮助陛下缓和缓和气氛,好像也不适合?

    怎么办呐?

    PS:诸位爱卿,签约了,赶紧投资赚起点币,下周就要改状态了。还有,别忘了推荐票哟,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