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合人才

    第七章 整合人才 (第3/3页)

任兵部左侍郎,协理杨嗣昌管理兵部。

    擢阉党余孽淮安知府杨维垣进都查院,任左副都御史。

    擢四川按察使施邦曜任通政司通政使。

    起复兵部右侍郎秦邦华,协理军政。

    ……

    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让在场的所有大臣都蒙住了。

    谁也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真实意图。

    这份名单人员很杂,有东林党、有阉党、还有犯事的官员……

    可最让人惊讶还是这些职位和担任职位的人员。

    别的不说,杨维垣就任都查院的左副都御史,就让人联想翩翩了。

    大明的督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

    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

    下又设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

    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而杨维垣的左副都御史,是第三把手,也是平常负责干实事的人,位高而权重。

    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杨维垣阉党的身份。

    和薛国观是阉党摇旗呐喊的边缘角色不同,杨维垣可是阉党的中坚骨干,和东林党人不共戴天之仇。

    他是上达天听,由崇祯皇帝亲自贬斥的官员。

    可现如今,陛下又亲手把他提拔这个关键位置。

    这其中的信息量太大太多了。

    还有,通政司的通政使,位居正三品,执掌内外章疏敷奏。

    凡四方臣民谏言陈情、申诉怨滞、状告不法,及军情灾异、录其事分送有司办理,或直按奏闻皇帝。

    甚至对圣旨亦有封驳之权,发现有不适宜的圣旨,写上自己对圣旨的看法,把圣旨退还皇帝。

    还可以参与朝议大政、审理重大冤狱及会推文武大臣,提供意见。

    这个职位,是承上启下含金量较高的部门。

    可是,现在崇祯皇帝却乾坤独断,让浙党党魁之一的施邦曜担任。

    陛下有深意啊!

    其实,不止是这两个岗位,今晚崇祯皇帝乾坤独断任命的这十余个职位,换了平时,都是要经过廷议才决定的重要位置。

    是令多少官员削尖脑袋,也要奋力一搏的职位,可现在,却由崇祯皇帝一言而决。

    总之,今晚陛下的行为不同寻常,不得不令大家揣测其深意。

    了解圣意,是官场每个人的必修课。

    “传膳!”

    崇祯皇帝没理会众人的想法,站起来惬意的舒展着双臂,轻声叫道。

    看起来,他很满意自己的这波神操作。

    怎么可能不满意?

    崇祯皇帝任命的这十几个人,都是每个穿越者必然会重用的人物。

    他们都是为大明尽忠死节的英烈啊!

    不管他们是忠诚于崇祯皇帝,还是忠诚于国家,都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而这,也是崇祯皇帝的凭仗。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把他们整合在一起,针对他们的能力特征,把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岗位上,这就是崇祯皇帝要做的事情。

    PS:新的一周,求推荐票,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