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风起

    第二十八章 风起 (第2/3页)

    如今,趁着这个机会,索性全部说出来。

    每年入冬,各地督抚、九边将领,请求钱粮冬衣的折子,就会像雪花一般的递到京城。

    这是一笔任凭谁都要糊涂的烂账。

    每年冬天,也是各地的边将、督抚和朝廷兵部、户部扯皮的时候。

    行贿受贿的,冒领钱粮的,谎报中饱私囊的,各种情况,应有尽有。

    就算是神仙。也难以把这些事情处理清楚。

    崇祯皇帝挑挑眉,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深感满意。

    杨嗣昌和卢象升二人,能做事,想做事,是合格的统帅和兵部尚书。

    虽然性格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

    卢象升和杨嗣昌也是好意,所以崇祯皇帝开口解释道:“两位爱卿所言,皆是老成谋国,朕及其欣慰。

    但朕也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故而两位爱卿无需忧虑。”

    卢象升和杨嗣昌二人将信将疑,一时间难以相信此事。

    实在是穷怕了,也知道朝廷确实困难。

    “陛下是否查抄了厂卫之故?”

    杨嗣昌终究是内阁大臣,知道厂卫最近变化厉害,非但骆养性、吴孟明、王之心、王德化等厂卫领导被一网打尽。

    就是其下一脉的党羽,也纷纷一举成擒。

    崇祯皇帝嘴角高扬,洒然一笑,嘴里不以为然的说道:“一些家臣,不过是聊胜于无罢了,无足道哉!”

    卢象升和杨嗣昌二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眼中皆有骇然之色。

    此时,他们才知道,陛下所言粮饷充足,恐怕所言非虚。

    要知道,陛下嘴里的不以为意的家臣,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