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骄兵悍将

    第六十四章  骄兵悍将 (第1/3页)

    官道上,荒野中,洪承畴带来的西北各省杂牌军和孙传庭的秦兵,分成几个方队,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其实,即使没有分成方队,孙传庭的秦兵和西北各省的杂牌军辨识度也非常高。

    首先就是统一着装以及纪律性。

    秦兵是孙传庭从无到有一手创建,没有花费朝廷一分钱,靠用政策自力更生,通过屯田和敲打当地富绅等手段,筹集粮饷军费。

    因此,在这支队伍里,没有嫡系非嫡系之说,都是他老孙头的人。

    故而在盔甲兵器配置上,老孙头一视同仁,统一对待。

    这样,整个队伍精气神比其他友军,自然更有看头。

    其次,秦兵在大明军队中独一无二之处,就是老孙头发明了一款战车,上面装载火炮,车厢里存放士兵的衣服和粮食,名叫火炮车。

    这种火炮车共打造了一万多辆,组成一个炮车营,由总兵白广恩统领。

    火炮车打仗时可以用来冲击骑兵,宿营时可以作为栅栏保证野战部队安全,行军时可以作为后勤运输工具,对于长途行军作战,妙用无穷。

    当然,有利必有弊。

    火炮车机动性差,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援军,容易引发溃败,以至无路可逃。

    而洪承畴手里的各路杂牌军,基本都是骑兵,追敌逃跑都比较方便。

    另外,由于不在同一个省份,没有默契没有交情,相互之间没有什么配合,经常是你打你的,我跑我的,乱哄哄一团。

    有的时候,打仗全看心情,看仗好不好打,有没有利益。

    老实说,洪承畴也不容易,恩威并施,时哄时骂,用尽手段,方才勉强驾御手下这帮悍将。

    换了其他人,未必有他的手段。

    最典型的就是杨嗣昌,从中枢下来替代洪承畴,结果弄得一团糟,谁都不服他。

    为此,他也搞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