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说的比唱的好听

    第一百零五章 说的比唱的好听 (第1/3页)

    血崩了,每片雪花都是有罪的。

    大明凉凉了,每个朝臣都不是无辜的。

    这些不知死活的狗东西,死到临头犹自在争斗不休!

    最后便宜了建奴,断送了汉家天下!

    令人徒呼奈何,扼腕长叹!

    “诸位爱卿,朕因东虏、贼寇猖撅,祸害大明。而朝廷兵、粮、饷俱缺,故去岁不得已用辅臣杨嗣昌之议,增加练晌。

    朕何尝不爱民如子?又何尝不深知百姓疾苦?

    然不征练饷即无法更练新兵,不更练新兵即无法内剿流寇,外御东虏。

    此情种种,诸位爱卿应深有体会。故而朕万般无奈之下,唯有暂苦吾民一年。”

    金銮殿内,崇祯皇帝语气低沉,跟他的“肱骨之臣”讲述他老人家征收练饷的无奈之举。

    “可是列位爱卿也要看到,自征收练饷后,朝廷在剿匪一事上成绩斐然,可喜可贺!。

    原来在河南、河北一带的几股流贼,已经纷纷请降。巨匪张献忠、罗汝才也成了釜底游鱼,请降于谷城,逃逸不得。

    李逆现在被围困在商洛山中,惶惶恐恐,不复昔日嚣张气焰,眼见即可就歼。”

    实话实话,征收练饷,配合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大明朝廷取得令人瞩目的剿匪成绩。

    此时若是能和靼虏取得和议,暂缓他们入寇大明的时间,取得不错的战略空间,不要背腹受敌功亏一篑,大明或许还可以多苟延残喘几年,甚至能翻开新的历史篇章也犹未可知。

    若此,大明可以再度延续,杨嗣昌也可名留千史。

    至少,杨嗣昌的战略是正确的,是符合时下大明实情的务实之举。

    只可惜,猪队友不允许呐。

    以黄道周为首的东林党人,不顾大明的实际情况,操弄民意,活生生地堵死和议之路,丧失了大明的战略空间。

    最终,大明凉凉了。

    当然喽,他们也没捞着什么好处。

    改朝换代之际,在建奴的屠刀之下,他们也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