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天佑大明

    第一百零七章 天佑大明 (第2/3页)

亲征之后的一些布置告诉群臣,才让大家疑虑顿消。

    “如此说来,陛下并非冒险行事,而是成竹在胸?”

    听完之后,倪元璐亮着双眼问道。

    “本兵认为如此!至少靼虏动态,陛下了如指掌,并针对性地做出部署,取得了德州大捷。

    建奴贝勒阿巴泰被临洮总兵曹变蛟生擒,正在压往京师的途中。”

    杨嗣昌缓缓点头,趁机说出德州大捷的消息。

    战报原本要在朝会当众公布,砥砺士气,振奋人心,只是被黄道周一弄,陛下震怒,提前下朝,不了了之。

    “天佑大明!”

    “陛下圣明!”

    ……

    顿时,金銮殿里欢呼一片,许多朝臣含着泪水对天叩拜,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大胜。

    大明,太需要一场胜利来凝聚人心了。

    ……

    寒风硕硕,禀然冷冽!

    天津码头上,执勤的卫所将士缩着脖子躲在在水面的寮寨里,观察运河的情况。

    天津是军港,大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

    成为皇帝后,朱棣为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也因此,与通州相比,水面上的漕船相对来讲会少一些。

    突然,执勤将士发现河面上驶来浩浩荡荡的船队,大大小小漕船足有几十条,仿佛一支水师部队。

    上面还有勇卫营的旗帜,迎风飘荡。

    只是,令执勤将士不解的是,勇卫营是天子亲军,并没有水师部队呀?

    他不敢怠慢,急忙解下腰间的响锣,吹鸣起来。

    很快,卫所的千户带着几百人的队伍赶来,查看情况。

    “没错,是朝廷的大军,快放行!”

    千户透过单筒望远镜,发现船上除了勇卫营还有兵部左侍郎陈的旗帜,急忙命令将士撤除水面的栅栏。

    而此时,在运河中间三百料的漕船上,陈奇瑜和黄得功等人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