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你就是

    第七十六章:你就是 (第2/3页)

    “大人,这一片都是良田啊,如果咱们把这水沟都弄通了,再招些人来耕种,将来都是一片良田啊。”一旁阿牛拿着手里的鱼鳞图,对着王则之说道。

    “嗯。”王则之轻嗯一声。

    都是这个该死的时代啊,官绅勾结坑害百姓,自耕农身上的赋税成几何倍数的在增加。

    丁银、辽饷各种赋税层出不穷,百姓入不敷出,生活困顿,不得不举家逃亡。

    要么就是贪官污吏恶意兼并土地,将百姓逼入绝路,不得不让出手里的土地,换取一时的苟延残喘。

    史实证明,每一个朝代的末期的土地并没有那么少,灾害战乱过后,基本上都是一乡,一镇,一城,一县的荒废,甚至行成千里之地,廖无人烟的惨状。

    实际上大明的土地还是有很多,只是这些贪官污吏,豪绅,勋贵,藩王侵占之后,又不愿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耕种,只想着继续迫害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贪得无厌是比贫穷更可怕的东西。

    王则之沉思起来,他得想想,到底怎么分配这些田。

    他不仅得让这些流民安心下来耕种,他还得让自己的士兵死心踏地的为自己效命。中文吧

    王则之在阿牛的眼里看到了他对土地的渴望,这是中国传统农民都会有的情节。

    有一块安定的土地,一亩三分地,三口人,一头耕牛,种种粮食,一些野菜,就这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王则之在想,如果他让这些人都加入游击将军名下的屯田所,成为军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结的集体,将来就可以一边屯粮,一边让他的势力不断壮大。

    这一刻,他深吸一口气,豪情万丈。

    王则之看过土地之后,来到土洞和单同善共同商议屯田幕兵一事。

    两人一商议,就发现这件事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第一,屯田需要青壮人口,老人和小孩是耕不动地的,而且他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比如说,牛去哪里买呢?

    现在他都不知道哪里还有这么多牛可以买,如果有他不会吝啬囊中的银子。

    如果渠道赶在七月之前能够疏通,那就可以抢种一些粟米来,如果在九月之前才疏通,那就只能种小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