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商人

    整顿商人 (第2/3页)

的大堂里坐满了人,由于人太多,安排了位子的仅限大同府内颇有名望之人。

    比如坐在最前面的这位,薛氏代表,他代表的不仅是他的家族,还有天成卫,甚至他一个人就能代表了大同府。

    他虽然威望很高,但他却不是天成卫的第一任警长,那是因为他家产丰厚,不利于掌控。

    如果任命他为警长,他完全不用靠王则之拨付银粮,他靠自己就能拉起一支强悍的队伍。

    薛氏代表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威望,这就说来话长了。

    明朝,山西大同府天城卫有薛氏三兄弟,他们分别务农、做官和经商,各尽其业,最后成为当地著名的大户。

    薛氏一家,长兄务农,三弟经商,以资助老二读书,老二登进土第,得授高官。

    薛氏始祖薛士秀,约明初从戎河曲,后定居大同府天城卫。

    薛士秀生薛镇,镇生薛庵。庵生四子,即薛春、薛云、薛雨、薛雷。

    薛春生二子,长子薛经,次子薛绮。绮生三子,即此处所说的长子薛某(佚名)、次手薛纶,三子薛缨。

    薛纶从小聪颖,记忆尤其过人,少年时同长兄一起在私塾读书,兄尚未读完一句,纶已目数行,兄再读时,纶已熟记,背诵如流。

    薛纶才思敏捷,数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

    长兄对薛纶的才华深为佩服,便放弃学业,继承父业屯田耕作,资助薛纶读书。

    薛纶在长兄自我牺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奋发读书。

    终于在隆庆二年(1568)登进士第,进入仕途。

    1568年薛纶出任长安县县令,做到有田必耕,田税必均,轻徭役,休养生息,使当地的生产得以大发展。

    他还伸理了本县百姓张良弼等人的冤案,使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得到清理,行治称“三辅第一”,其政绩得到认可,于隆庆四年升任兵部武选主事,纶提拨将才,招兵练兵,屯粮充饷,加固城堡,出谋划策,并与大司马谭纶著奇其等书。

    当道甚重之,1580年,补缺任开封知府。

    薛纶斧解刃理,弹压强藩摧抑豪右,后称河南第一,是年升任陕西暗察司副史,治兵定远。

    当薛纶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薛纶因定边事被参,万历帝大怒。

    其实,薛纶在定边才两月,并无涉讼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