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救不了大明

    屯田救不了大明 (第2/3页)

    宋统殷看到这里,噌的一声站了起来。

    他睁大眼睛,看着写完戏文悠闲喝茶的王则之,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戏文写的不就是大明朝廷的时弊吗?

    “这...这...”宋统殷额头冷汗直冒。

    “宋大人这是怎么了,这就是一戏文,唱大戏的,又不是真的。”王则之放下茶杯调侃了一句。

    “少了点东西,据我所知,景王、潞王在湖广等地坐拥田庄四万多顷,福王庄田两万多顷,桂王、惠王、瑞王的田庄各有三万余顷。

    吉王在长沙有田地八十余万亩,长沙、善化两县有五成的田地归吉王所有。

    河南全省,有五成的田地是均摊给各个王府的。

    ......”

    宋统殷攥着戏文,又看了一眼夜郎国国王的遗照,脑子一热,如数家珍一般,将藩王们的各个黑料说给王则之听。

    王则之神采奕奕的提笔记了下来,他觉得这些完全可以成为素材。

    稍稍加工润色一下,融到戏文里去,又能水不少剧情。

    于是,两人来了个稳夜畅谈,从当朝时弊,谈到民生。

    “末将以为,单靠屯田根本解决不了粮食的问题。

    山西境内粮食亩产有多低下,大人再清楚不过了。

    更何况到现在为止,老天爷滴雨未下,大同府各处河流的水流量都减少了三分之一。

    府内水井更是十有三枯,如若继续干旱下去,山西变成第二个陕西怕是不远了。”

    王则之用舌头舔了舔毛笔,修改好了戏文,拿着笔,漫不经心的对宋统殷说道。

    宋统殷闻言,大惊失色。

    他知道山西全境不比陕西好多少,在平阳府、太原府内的流贼日益增多。

    要不是他释放了全省牢狱内的悍囚,让这些亡命徒奋力搏杀,山西早就糜烂了。

    只是他没想到,形势已经严峻到这种地步。

    就是生机勃勃的大同府,全力屯田的情况下都不能保证百姓们有粮食吃。

    “形势已到如此地步了吗?”宋统殷不敢相信的问道。

    “只会更严重,藩王宗室、官绅士大夫、贪官污吏、太监涉正、武将克扣粮饷、喝兵血、吃兵肉,还有比这更糟的吗?”

    “你...大逆不道,你要造反吗?”宋统殷颤抖着手指着王则之,悄悄的往门外后退,他的另一支手伸到怀里,摸着一只烟花弹,随时准备放信号,通知他的人来救他。

    “宋大人不是心知肚明吗?

    您防贼一样的防着我,第一次见面就带了伏兵,此次前来更是带了八千精骑。

    说句不好听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