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卒成贼

    驿卒成贼 (第3/3页)

原因。

    大量的民脂民膏流入官员的腰包,而作为一国皇帝的崇祯手里却连辽东军饷都拿不出来。

    忍无可忍的崇祯帝不得已,断臂求存,开始大力整顿驿站。

    如此一来,首先出事儿的就是陕西。

    陕西作为西北边防重地,在这里驻扎着明朝十分之一的重兵。

    这也就导致,全国十分之一的驿站都集中在这里。

    这次轰轰烈烈的裁员风暴使得陕西境内数万驿卒失业。

    陕地又因连年干旱,遍地流贼没有生路,这些失来的驿卒无路可走就跟着流贼们造起了反。

    如果崇祯在裁撤驿站之前,就想到了安置失业驿卒的善后,也许事情还不会这么糟糕。

    可是安置失业驿卒也是需要银子的,崇祯最需要的就是银子。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驿卒成为流贼是必然是会发生的一个事情。

    大同府经过林丹汗之祸,再加上王则之的整顿已经没有那种驿站存在了。

    要不然,东一搓儿,西一搓儿的驿卒造反,处理起来也是很麻烦的。

    王则之这边没事,不代表别人那边没事。

    比如山西巡抚宋统殷,三边总督洪承畴。

    洪承畴面对饥民流贼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打败了,杀,投降的,杀。

    陕地的反贼顶不住洪承畴的围剿,开始向山西突围。

    正在这时候,越来越多的失业驿卒加入了他们。

    有了这股生力军,他们突围的机会更大了一些。

    更加糟糕的是,陕地的失业驿卒成贼之前联系了山西的驿卒,他们打算两边联手合兵一处。

    洪承畴截获了他们的信件,立刻传消息给宋统殷。

    两人互相配合,与两地的流贼开始搏命拼杀。

    由于陕地干旱日久,又经流贼之祸,洪承畴手里的粮草越来越少了。

    宋统殷得到了平阳府,汾河盆地士绅、商贾们的支援,粮草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

    可是,面对越来越多的流贼,他也感到有些后继乏力。

    于是,两人合声奏报,说山、陕流贼日趋势大,请求朝廷增援。

    朝廷刚收了夏税,正打算拨一些给辽东的边军。

    崇祯一收到他俩的奏报,想起袁崇焕私斩了毛文龙,抄没了毛文龙的粮饷。

    权衡利弊之后,他一拍板,把收上来的政税拨给了洪承畴,至于宋统殷,他有平阳府乡绅、商贾们的支持,让他先撑一撑。

    崇祯认为,只要洪承畴解决了陕地的流贼,山西的流贼就不成问题了。

    更何况,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他可以调用王则之去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