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

    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 (第2/3页)

轻轻的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身侧的陈洪,面色温和的说道:“让他过来吧。”

    “是,皇爷。”说完这句话,陈洪再一次回到梅之焕的身边,轻声的说道:“梅大人,陛下召见。”

    “有劳陈公公了。”梅之焕笑着拱手说道。

    两人一起来到自家陛下的身边,陈洪站到了一边,梅之焕则是跪下行礼,“臣梅之焕,参见陛下。”

    “行了,起来。”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

    说这句话的同时,朱由校上下打量着梅之焕。

    这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从他的模样上来看,四方脸,五官端正,眉眼之间很正气,看不出来有丝毫的猥琐。

    这样的官员往那一站,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当然了,看人不能光看表面。

    因为朱由校知道,大明朝是个看脸更严重的朝代,长得丑你就不要想着做官了,用一句比较靠谱的话来形容,就是丑人当官影响朝廷的形象。

    而乱世之时文人们选君王,也会秉承着这一点。如果你长得丑,或者长得比较猥琐,那就是望之没有人君之相。

    这一句话就要了老命了,可以说大明朝看脸比后世严重多了。

    从长相的角度来看,梅之焕是一个合格的大明官员,而且还是其中比较出色的那种。

    收回目光,朱由校伸手将桌子上的题本拿了起来,说道:“这就是你上的题本,这里面写了什么,你还记得吧?”

    “回陛下,臣记得。”梅之焕躬身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问道:“为什么要上这样一份题本呢?”

    “你也应该知道,这份题本没有什么好处,即便朕不治你的罪,外面对你也没什么好评价。无论朕做与不做,你恐怕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抬起头,脸带笑容的看着梅之焕,等着他回答自己。

    朱由校的话,梅之焕自然是听明白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说自己鼓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吃力不讨好的。

    如果陛下不同意,外面的人会怎么说自己?

    这一点稍稍想一想,梅之焕就知道,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可是如果陛下同意了,恐怕自己的非议就会更多,事情还要自己去做,那自己可能要参与进去了,到时候恐怕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这是陛下在问自己。

    梅之焕半晌没有开口,不过他的脸上的表情依旧很严肃,最后缓缓的说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句话,有无数的人说过,朱由校也听过很多次了,

    可是这一次经过梅之焕的口中说出来,朱由校却觉得特别有力量,于是他缓缓地问道:“不后悔?”

    “回陛下,虽百死而无悔!”梅之焕说的掷地有声。

    朱由校点了点头,将手中的题本放了下来,转头对陈洪说道:“差人将这份题本送到内阁去,让他们拟定一个为张居正平反的圣旨。”

    双手将题本接了过来,陈洪躬身说道:“是,皇爷。”

    然后他捧着题本安排人去内阁了。

    梅之焕没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雷厉风行,这只是刚刚谈了几句话,就把事情给办了,而且态度异常的坚定,丝毫不允许人拒绝。

    如此擅专的帝王,自己为什么反而觉得这么开心呢?

    朱由校缓缓的说道:“既然你说为张居正平反,那就来说说吧,张居正的新政之中,何事可排第一?”

    “回陛下,臣以为当属考成法。”梅之焕十分肯定的说道。

    “朕还以为你会说一条编法呢!”朱由校笑着说道:“那就说说为什么是考成法?”

    “回陛下,朝廷无论实行什么政策,做事情的终究是臣子;天下百姓仰望陛下,可是他们接触到的终究只是官员。官员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陛下。”

    “如今官场上贪腐横行,官员之间相互推诿,无数官员以名邀上,实则毫无实事可做,总是诗词歌赋、横琴乡里,弹奏者多为奢华之曲。商贾权贵,毫无报国之心,整夜里醉生梦死;官商勾结,欺压百姓,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