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朝鲜的让步

    第六二三章 朝鲜的让步 (第2/3页)

,才导致了东北有那么多人。不然的话,真以为有人愿意在那里生活?

    那是被逼得没办法,都逃命了。

    等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以后,天下太平,再看看东北的人口流失。年轻一辈的、有追求的全都跑了。

    除了政策原因之外,不得不说与环境有关系。很多东北人不喜欢在东北呆,冬天太冷,做什么都不方便。

    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大明国内到处都缺人,没必要跑东北去赚钱。在内地很安全,赚得也不少,为什么要到边疆去?

    我又不是去当兵保卫边疆的。

    所以就没人愿意去辽东。而这些辽东的商人自然就盯上了一群人。除了蒙古和女真奴隶之外,辽东商人还盯上了朝鲜人。

    经过这么多长时间的发展和壮大,辽东商人也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奴役的好,给钱雇佣有的时候效率更高。

    所以辽东商人很积极的对朝鲜进行疯狂的掠夺,在经济层面掠夺朝鲜的各种物资,在人力方面抢朝鲜的人。

    来来来,这些朝鲜人到了辽东之后,可以说就能无缝衔接。

    朝鲜读书人的汉字写得很好,古诗词也很好,拿过来就能用,只需要简单的培训一下就可以。

    朝鲜的百姓也都会说大明话,到了辽东就能上工,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

    这都是朝鲜国王担心的事情,再这么下去,朝鲜国将不国。

    上一次来的时候,朝鲜国王就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被朱由校直接怼回去了。

    朱由校给了他另外一个计划,我们去打倭国,大家一起去掠夺倭国。到了那个时候,你不但能够得到好处,还能够弥补之前的损失。

    但是想的挺好,朝鲜国王不敢相信。这一次他都没有亲自来,只派了儿子过来,希望能够好好谈一谈。上一次他自个儿没敢拒绝,这一次希望儿子能拒绝。

    在这件事情上,朱由校只能说,朝鲜国王想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够拒绝大明。

    刘贤看了一眼李溰,见他的态度似乎有点坚决,就眯起了眼睛看着他说道:“那这次打倭国你们不想参加了?”

    “如果这样,那也好,咱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我回去禀报陛下。”

    李溰脸就黑了。

    怎么可能不想参与?

    朝鲜国内的问题一大堆,如果不解决的话,就快国将不国了。可是打倭国的确是一个机会,他们想要的就是参与这件事情,并且能够拿到一些好处。

    而大明的态度是让朝鲜参与这件事情,但是朝鲜得先付出,然后才能拿到你好处。

    而且这个个好处多少的事情,得到时候再说。

    李溰对这个自然不满意,可是试探了一下才发现,没办法。

    无论是大明的皇帝,还是眼前的这个刘贤,他们都是这种态度。这就让人很无奈了。

    李溰说道:“朝鲜没有那么多粮食,但是其他方面还是可以辅助大明的。粮食方面我们可以出一些,我们会自己采买了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