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文陆双杰

    第14章 文陆双杰 (第2/3页)



    我认真听完了三位的讲解,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何基相对中庸,或许是在朝中的时间长,知道赵禥不学无术,所以只是浅显地讲述了为君,为臣,为民之本。而文陆二人则年轻气盛,加上少在京中,是以言谈尖锐,更多触及到民间疾苦以及对朝政提出委婉的批评。

    “三位先生所言让朕感悟甚多,今日讲学先到此处。文爱卿,陆爱卿,你们二人刚刚进京,就给朕讲讲各自地区的风情吧,何爱卿辛苦了,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吧。”

    文天祥有胆有识,日后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只是现在并未领兵打仗,还没有显示出军事方面的才能,那些流传后世的名作也都是其中后期在军营中有感所作,此时之言谈大都是些地方民政。

    我突然想到,如果历史因我而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还会有吗?

    陆秀夫字君实,性格内向,但条理清晰,对照着城防图,三言两语就将扬州城的布防讲述清楚。

    扬州城制置使李庭芝不愧是宋末之名将,虽然我不懂军事,也能看出这扬州城的防御体系十分健全,布局合理,疏密相间,各个防御点之间易于联系而又不显局促。

    “扬州城的布防可谓十全九美了。”我冷不丁地突然说道。

    “十全九美?”陆秀夫不解地问道。

    “是啊,还未尽完美。”

    陆秀夫低头不语,又将城防图详细看了一遍,有些不服气道:“扬州城的布防是李大人及属下等经过长时间商议后的结果,这其中的欠缺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文陆二人都是我预想班底的重要成员,自然得想办法让他们信服。

    我指了指地图说道:“二位爱卿来看,这里,扬州城北门外不远处的这个地方,叫平山堂,此处地势较高,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览无余,如果朕是蒙古人,便会在此地建立数座塔楼,并多设攻城弩等器械,就能居高临下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从而使扬州城城墙的防御作用大为降低,简单而言,就是空中的制高点被朕占领了,这就是那美中不足之处了,平面完美,立体欠缺。”

    文天祥没有身临其境,倒还没有太多的感觉,那陆秀夫听罢却已是冷汗淋漓,顾不得没听懂什么叫立体,惊慌失措道:“若非陛下提醒,这扬州城危险了。”

    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