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第33章 李庭芝的三个问题 (第2/3页)

这两点何其艰难啊,祥甫,我需要你的鼎立支持啊。”

    我突然双眼直视着李庭芝。

    李庭芝也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我这话的意思。是跟随皇权,还是相权?李庭芝躲开我的目光,眼睛里闪过复杂的神色。

    旁边的陆秀夫似乎有些着急道:“大人,以天下为重,为我大宋之崛起。”

    “公子,我。。。。。。”

    “祥甫先不必答复,等我先将第四象说完。第四象和第三象是相辅相成的,这四象法一环扣一环,从第一第二象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机会,同样也能看出我们的风险,一是来自我朝内部,一是来自蒙古,如果不在两三年内改变现状,我们就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最多三年,蒙古忽必烈一旦缓过劲来,必定会南侵,而且是不胜不休,所以对于我朝而言,机会与风险并存,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否则为大宋之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让后人耻笑了。”

    李庭芝听完后说道:“公子,我能问几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公子认为蒙古人三年左右必会南侵,那以公子之见,他们会从哪里选择突破?”

    “如果我是蒙古人,自然会选择从襄阳一带发起进攻,只要突破襄樊防线,便是一马平川,东可进军临安,南可直下广东西,以蒙古铁骑的野战能力和速度,我朝必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公子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李庭芝接着问道。

    “这场宋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点祥甫不会否认吧。从双方军力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会经过三个阶段,在战争初期,首先是蒙古主攻,我朝主守的局面,我朝依托城池,江水,只需守住各大防线,就能够将战争拖入第二阶段,也即是会进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会显得十分突出,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我朝大举反攻的阶段了,此时也就是该我王师北伐,定中原,平天下,一雪靖康之耻的时候了。”

    李庭芝稍加思索,似乎在消化我这番话,片刻后又道:“公子,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