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与时俱进

    第92章 与时俱进 (第2/3页)

系,但一想到根本没有这样的教授,只得暂时作罢,我将这几类学科详细作了解释,沈逸秋相对其余几人的反应,快了许多:“皇上的分类法也算是开天辟地了。”

    陆秀夫也赞道:“这大学的构思就已经是匪夷所思了,臣还是那句老话,陛下神人也。”

    何基道:“陛下,这有些颠覆自古以来的学问,真可谓前无古人,老臣敢问,自然科学如此重要吗?”

    我笑笑道:“何爱卿,朕以农具为例,远古时期以石器为主,后来发展到青铜农具,再到现在的生铁农具,是不是使得农民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呢?这就是冶炼技术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冶炼技术正是属于自然科学,未来也许还会出现某种机器,代替现有的手工农具,这些类似的发明创造,其基础就是自然科学。”

    文天祥道:“陛下的例子十分恰当,远的就如造纸术的发明,给天下学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近的就如最近新出来的放大镜,使视力低下的老年书生也能够清晰地读书识字,这就是发明创造给人类带来的进步。”

    “这倒是,老夫现在也在用放大镜看书,的确方便了不少。”

    “恩,传统的四书五经不能放弃,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要继承,但更要有所创新,时代在变化,人的观念也要随之改变,这就叫与时俱进。朕设立这所大学的目的主要就是想改变读书人的思维方向,逐步引导他们向多元化发展,如此才能出现真正的百花齐放,简单而言,朕的意思就是,科技乃生产力发展之本,也是强国之本。”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欧洲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革命,一举超越了众多文明古国,走在了世界前沿。相反,中国却是越来越趋向保守,在所谓的四大发明后再无突破性的创举。

    何基点点头道:“老臣略微有些明白了。”

    马廷鸾,何基都是饱学之人,尽管何基年长不少,却不似马廷鸾迂腐固执。

    “大学首批学员以每个系别招收二十人,考试方式可以区别于科举,朕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招收的学员必须热爱他们所报考的专业,比如数百年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正是因为其对于天文学,数学的痴迷才取得巨大成就,具体办法由你们二人商议后提出。大学的学制暂定为三年,第一年不分系别在一起学习基础知识,内容以朕的物术简要为主,后二年分科目学习各自的专业知识,毕业后由朝廷量才录用。另外,还有这教授之人,可以从各种渠道招聘,比如这届的考生中有这方面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