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工业基地

    第322章 工业基地 (第3/3页)

   “另外。农业部可以会同商业部。尝试着引导农村多余的劳动力逐步转入到手工业中去。”

    “转入手工业。”

    “恩。赵爱卿。我中华之地一向号称天朝。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不少物品因无法保存而导致其附加值降低。比如。种植水果的农户因其具有时效性。所以不宜保存。但可以通过加工。将多余的新鲜水果制成水果干。各位都知道。在我朝的两浙路。有不少农家将多余的糯米制成酒酿或者糯米酒。这就可以扩大农产品的用途。一來可以提高农户的收入。丰富我朝的物品。二來可以使部分富裕劳力有所事做。对于这点。你们农业部可以先行做下调研。再提出你们的看法。”

    赵葵道:“陛下。老臣谨遵旨意。”

    “好。有关农业方面。我朝积累下很多经验。朕就先说到这里。下面朕重点來说说工业、商贸业。世上之人都爱财。但商人的社会地位却一直得不到重视。哪怕到了我朝。商贸业逐渐发达。其税收占据了我朝收益的一半甚至以上。商人的地位同样如此。因此。朕认为首先要打破人们的层次观念。无论是官吏、商人、学者、农民、匠师还是士卒等。其地位都应该平等。这点就和朕以前说过的民族平等一样。不能有任何歧视之心。师臣。你说是不是。”

    贾似道心不在焉地答道:“陛下圣明。”

    我笑笑:“回到正題。廖莹中廖爱卿。”

    “臣在。”

    “朕打算在商业部之下设立工业司。将商业部的职能部门细化为工业司、商贸司和海外贸易司。我朝的工业大多是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因此。朕决定在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首先建立一批工业基地。以带动工业的发展。并形成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比如。在长江入口处的松江建立造船基地。在苏州府建立铁器制作基地。在建康府(今南京)建立钢铁基地。在临安府建立官窑生产基地等。在这些工业基地中。可以有国有作坊。也可以有私人作坊。朝廷会给与其中的大型作坊税收减免。廉价的土地租金等优惠政策。以扶持出一批具有大规模制作能力的龙头作坊。再由这些龙头作坊带动周边的辅助作坊。形成整体的工业基地。廖爱卿。你们商业部根据朕刚刚所言之意思。先提交方案吧。”

    “是。陛下。臣遵旨。”

    “如果此法可行的话。再逐渐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宋瑞。你们政务院在行省制改革进程中。可以顺便和当地官员商议下此事。朕的大体意思是由朝廷、地方官府和地方大型手工作坊业主一起來进行此项事务。”

    “是。陛下。”

    “商贸业在去年的发展最快。所创造的税收增长幅度也是最大的。在这里朕要表扬下商业部的全体官员。希望继续保持下去。对于商贸业。朕放心得很。所以也就不多说了。而今年要重点加强的就是海外出口贸易。下面大家一起來议议。该如何提高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