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总结会

    第472章 总结会 (第2/3页)

苏岭山,唐代时更名为鹿门山,襄阳吕文德和蒙古人之间商定的榷场就设在鹿门山下,后來,元军更是于其中修筑了堡垒,在阿术进驻襄阳后,又将鹿门山下的堡垒扩大,一直延续到霸王山下,鹿门山风景秀美,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传说,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前來求教时,都会跪拜在庞公榻前,其虚心为学之状,令后人敬仰,

    來到距离鹿门山约五里处,军中斥候道:“皇上,这里就是鹿门山的前沿,名叫迎仙坡,再往前两里之遥就是蒙古大军的营地,营地后面的那两座高大的山峰就是鹿门山,右边则是霸王山、狮子山等,从这里前往襄阳,就只能从两座鹿门山的中间穿过,按照已知的情况看,鹿门山的蒙古营地里一共驻扎有六万余蒙古将士,分为东、西、中三座大营,其中西大营负责攻击襄阳城东门,各营的兵力分布情况暂时不详。”

    “恩,呼延德、孟天涯。”

    “末将在。”

    “你们两人带一百名亲卫保护克里特等人,往前再行一里左右,看看有无适合的炮击点,一旦发现敌人出营寨,你们便立即后退。”

    “是,陛下。”

    和我猜想的一样,元军并未出寨攻击,一个多时辰后,我们回到了松鹤坡营地,

    “吴将军,此战的伤亡情况如何。”一进入中军大帐,我便问道,

    “回皇上,此役我军阵亡将士二百三十二人,伤四百四十六人,其中重伤员四十三人,经简单处理后,有三十九名重伤员已经送往郢州治疗,另有四人伤势过重,无法经受路途颠簸,只能就地治疗,根据现场清点的情况來看,元军阵亡七百六十余人,从军服上看,怯薛军近四百人。”

    “恩,吴将军,好生善后。”

    “是,陛下。”

    “再过几天,汉斯和他的学生就会抵达郢州,朕打算将郢州城的战地医院搬來这松鹤坡营地,以便可以就地救治我军的伤员,吴将军、谢将军、姜将军,虽然我军取得了今曰之战的胜利,但仍有不足之处,你们组织各军进行总结,有好的建议或想法上报给江万载江爱卿。”

    虽然我沒有当过兵,但在后世的作品中,都有写到,每当战争告一段落,我军都会进行及时的总结,从红军时代起,泥腿子出身的我军将士硬是凭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军将士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实战中学习,在挫折中进取,最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战略战术,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一阵阵山风吹來,让人觉得万分的舒适,比起白天的炎热天气,不知道好了多少,

    我在大帐中休息了一会,便和袁棘、方灵等人來到了御林军第一师某排驻地,

    排长名叫康文兵,是原青年卫的成员,当我抵达时,康文兵正带着全排战士围在一起,讨论着今曰一战的得失,

    “参见皇上。”

    “免礼,都起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