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大捷

    第511章 大捷 (第2/3页)

军将近前的元军击溃。”

    “是,陛下。”张全一手一挥,一众亲卫直接越过护栏,向外冲去,

    在喧闹声中,我也听不见伯颜在说些什么,袁棘道:“陛下,那伯颜言及,我大营中已无兵可派,只要将大营前的我军击败,他们便可获胜。”

    “这伯颜还挺能做思想工作的,只可惜生不逢时啊。”我笑笑道,“谢将军、赵将军,你们率领御林军将士去送元军最后一程吧。”

    “是,陛下。”

    “记住,按照平时的训练方式,结阵对敌,不可落单。”

    “是,末将遵令。”

    “江爱卿,二十军将士也休息得差不多了,令他们一并出击,这次务必要将敌军彻底击溃,朕要让伯颜看看,我军有的是人。”

    近两万名将士在谢道临、赵淮、文璋等人的率领下冲出了大门,除了数十名狙击手在张世杰的率领下依旧留守在护栏上之外,整个大营中的将士已经所剩无几,

    御林军训练有素,虽然成军的时间最短,但军纪最为森严,哪怕是第一次在战场上和敌军近身交战的士兵,也自毫不示弱,三、五人一队,组成一个个阵势,以多打少,那些彪悍的元军士卒本已势竭,被这支生力军杀入,顿时溃不成军,谢道临、赵淮和文璋三人终于得到了上阵的机会,三人武艺高强,指东打西,无人可敌,加上御林军和二十军,宋军的人数超过了在大营前的元军,逐步形成了一个松散式的包围圈,

    透过炮火散发出來的阵阵浓烟,忽必烈看见宋营中又冲出了一大批士卒,心里一沉,知道机会已失,遂下令击鼓收兵,不过,鼓声虽响,却被火炮声所遮掩,只能传出断断续续的声音,要知道,不同的战鼓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或进攻,或退防,而前方的元军士卒听到的鼓声残缺不全,是以不清楚是何命令,加上又被宋军缠住,并无撤军之意,

    “皇上,待末将上去传令吧。”阿术见状,明白己方的战鼓声被炮声所阻,无法向前方将士传达退兵的命令,遂道,

    忽必烈点点头道:“好,众将听令,向白河城营地退兵。”

    已经回到忽必烈身边的印天涯突然发出一声长啸,这阵啸声极为刺耳,乃是天涯高层中的秘密信号,意思是告诉前方的伯颜,立即无条件地返回,

    对于忽必烈而言,火炮声就是阎王催命之声,但对远在数里之外的夏贵來说,却如天籁之音,

    “哈哈,好,好,终于又听到神器之声了,边将军,命令部队,立即向灌子滩进发。”

    “是,末将遵令。”厢指挥使边居谊大声道,

    边居谊,随州人,初在荆湖置制使李庭芝帐下任职,屡立战功,官至都统制,扬州、庐州两大军区合并后,担任第十厢厢指挥使,因其熟悉随州地形,被李庭芝调到随州,跟随夏贵,

    一个半厢的江淮军将士在夏贵、边居谊的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