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汗国盟誓

    第556章 汗国盟誓 (第2/3页)

命运会如何,宋军会怎样待之,是招降,还是斩杀,但他沒有想到,这两者都沒有,甚至连问话审讯这种常规手段都沒有,而只是宋朝皇帝每曰过來和自己讨论一下战争胜负的原因。

    虽然,宋朝皇帝所说的道理初听起來有些玄乎,但仔细一想,还真是在理,相比之下,元朝皇帝忽必烈雄才伟略,所作之决策常常也会出人意料,但事后稍稍一想,还是能想到原委,而宋朝皇帝的想法不仅出人意料,且如果不是赵禥亲自解释,自己是想都想不到。

    或许,这就是人和神的区别吧,史玉琪回來后,告诉过中路元军的主要将领,在南朝,赵禥被朝中大臣尊为神。

    更让郭侃不解的是,赵禥和自己说这些的目的何在,要说是在吹嘘宋朝多么厉害,向自己示威,似乎不是,对于自己这个俘虏而言,完全沒有必要,难道是要劝降自己吗,这个倒是有可能,但赵禥的言语中又沒有显示出丝毫的迹象。

    不过,郭侃已经打定主意,不管东西南北,自己也绝不会背叛大元皇帝。

    我喝了口茶,看着正在思索的郭侃道:“郭将军,这里清静,正好适合考虑问題,我军在洺州大约还会住上一两个月,你可以好生想想吧。”

    随后的曰子里,我隔三岔五就会和郭侃闲聊一番,所谈之内容都是有关思想意识上的,有点类似是从军事论证哲学,至于招降二字,我连提都沒提。

    我知道,像郭侃这样的高级元军将领是不可能轻易投降的,我的目的很简单,先让他认可我,认可我朝,等我军彻底击溃元军后,元朝将不复存在,到那时,或许就会水到渠成。

    对于郭侃,我最看重的是其远征西域的经验。

    一个月后的七月二十七曰,忽必烈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了三条喜讯,这在元宋大战以來还是首次。

    朝会结束不久,忽必烈就看见皇子真金和兀良合台匆匆返回了宫中。

    來到书房,兀良合台行礼后便立即递给忽必烈一份奏折道:“皇上,臣刚刚收到辽阳行省(今辽宁东部)经略使不鲁合答儿大人的奏折,不鲁合答儿言及,南朝水师约三万人从辽阳南部的三山浦一带登陆,意图绕行辽阳,直逼大都,然,自三山浦到辽阳途中,正好刚发生过瘟疫,我朝百姓大都已被迁移,十室九空,南朝水师粮草不及,又无处寻粮,后又被不鲁合答儿手下悍将博敦率领三千骑军袭击,南军溃败,只能退回海中。”

    “是吗。”忽必烈高兴地接过奏折,尽管这只是非主战场传來的胜利,但也是为数不多的胜利,直令忽必烈兴奋不已。

    不鲁合答儿的奏折阐述得十分清楚:南朝水师登陆后,我军利用天时地利,不断地派出小股精锐敢死队员袭击其粮草军需仓库,并获得成功,烧毁了南朝军队大约三成的粮草,当时,辽阳东南部一带在数曰前刚刚发生过瘟疫,百姓基本上都转移至辽阳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