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回:九煞归真真不真,巴山传道道斗道

    第七八回:九煞归真真不真,巴山传道道斗道 (第1/3页)

    1

    唐海九人跑出五六十里远才停下来,唐海、山勇、林源、狼霸脱下道袍,换上便服。段七道:“大哥,我们要去哪里?”唐海道:“七妹有何良策?”枭龙道:“此番大闹,必然惊动官府,听说河南、三边之地农民义军此起彼伏,官府自顾无暇,我们去这些地方去方才安全。”段七道:“依我看,干脆投奔义军去,跟大明朝轰轰烈烈地对着干。”叶阳大喜,纵马上前道:“七姐好主意!”狼霸道:“前几年闯王高迎祥被害,李自成继闯王位,举破邪剑,号令天下群雄,我们要投就投李自成去。”枭龙道:“可是江湖上传言李自成在潼关为官军所败,如今不知所踪。”

    唐海沉吟不语,段七道:“大哥另有打算?”

    唐海道:“今日这番动作,必然惊动朝廷,风闻江湖,此地北离甘陕,东离河南均有千里之远,我们如投义军,一路上官差拦截,江湖上贪图官府赏银之鼠辈亦会蠢蠢欲动,沿途不知要遇多少凶险。再说,义军中不乏江湖枭雄,我们若无自己的人马,九人空手去投未必能有立足之地。”

    段七道:“说的也是。”林源、叶阳、狼霸急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唐海道:“十五年前,光宗皇帝为复兴大明,重用四大贤人,赐曹印‘通天笏’命他行御史之职,察百官之失,革官场之陋,立强国之法。许他怀金玉言,持通天笏,径入朝堂,直达天听,禁军御林,不可阻隔。赐方青、罗空、王月常‘度罪牌’,教化黎民向善,广度天下恶人,凡犯科者,除忤逆外,只要入了三圣门内,即可免累累重罪,官府差役不得搜捕,江湖冤家休得寻仇。我意,我等暂且皈依大道,隐藏锋芒,潜伏爪牙,躲过搜捕。近日风闻张献忠兵败投降,李自成受挫潜藏商洛山中,天下形势大变,我等在鹤鸣山上假着清修,静观天下,一旦时机成熟,众兄弟再入江湖,驰骋中国,与天下豪杰携手,立他一个朗朗乾坤清白世界。”

    众人听了都喜,均道:“大哥谋划深远,愿听安排。”

    大家连夜奔往鹤鸣山,到了山下,天已佛晓,唐海将众人留在山下树林密处,一人登山拜见王善,见礼完毕后,王善道:“唐海,近些时日不见你等兄弟数人,去了哪里?”

    唐海道:“道长垂询,弟子不敢欺瞒,弟子与八位兄弟剑游江湖多年,做了无边荒唐事,闯下无尽犯科祸,今番虽悟得万法皆空,唯道为大,本想择一清净之地安心自修,怎奈国法昊昊,容不得弟子。前段时日,听闻有官差出入山下,弟子畏惧律法森严,因而远避了几日。”

    王善笑道:“你怎不知十五年前,光宗皇帝御赐西道王常月真人‘度罪牌’一块,凡犯科者,除忤逆外,只要入了三圣门内,即可免累累重罪,官府差役不得搜捕,江湖冤家休得寻仇。王善不才,深受真人器重,传衣钵与我,你等九人若潜心向道,可投我门下,皈依三清,有‘度罪牌’罩护,谁敢扰你清修?”

    唐海大喜,跪谢道:“道长慈悲,弟子等甘愿归真。”

    王善道:“只是,你等九人入我道门,须心真意诚,日后切不可再造杀孽。”

    唐海再拜道:“我等诚意归真,不敢再有异志。”

    王善喜道:“好极,今日九煞归真,善莫大焉。”

    唐海下山,叫来枭龙、段七等人,九恶煞于三圣宫内齐跪三清,拜入教门,归于真道。九煞受戒,戴方巾,着道袍,随道众持斋、念经、祈福、打坐,与世无争,过起了清静无为的日子。

    2

    鹤鸣山的二月天,和风徐徐吹,暖春步步至,桃花含苞放,杨柳枝枝新,生机盎然之象明矣。

    段七合上厚厚的《道藏》,低下头叹了口气,金子正在翻看《抱朴子内卷》,见段七叹气,问道:“七姐为何叹息?”段七笑着摇头道:“我一看这书就头疼,大哥天天埋头看书,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全呆在房里阅经读典,你说他怎么就不头疼呢?”金子合上书道:“看来大哥与道有缘。”段七又问道:“金子,这数月来你我也读了不少道经,对道教有何看法?”金子想了想道:“我当然不相信神仙了,但是道教却有教化民风的功效,教人不杀生、不偷盗、不诳语,果如人人奉行,天下岂不太平?”段七笑道:“教义确实不错,可是……”见段七停了不说,金子接着道:“可是,绝难做到人人信守教义,对吧?”段七叹气道:“是呀,我们九人入道,除了大哥每日毕恭毕敬地拜神求经外,我们八人就没有一个虔诚的,由此看来,要想让世人都奉道尊法,谈何容易。”金子道:“七姐说的是,让人每天诵经、打坐,忘却人间七情六欲,岂不违背人道?”

    二人正说着,听到门外急骤的脚步声传来,段七笑道:“不信道的来了。”

    枭龙带着山勇、林源、叶阳、唐喜、狼霸扣门而入,枭龙道:“七妹、金子,你们知道王道长后天要去大巴山传道的事吗?”

    段七道:“知道呀,前天我和金子给大哥送经书时,听他说是大巴山真武观朱明道长致书相邀,大巴山太平县县令亦有请帖送来,大哥还说我们九人陪伴道长同去呢。”

    叶阳插话道:“七姐,你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崇山峻岭,与世隔绝,乌鸦麻雀都不去觅食,我们去那种地方,岂不是活受罪?”

    枭龙道:“我等都是犯了滔天大罪之人,当时说好九煞归真是为了避祸,并非真的要入道修仙,可如今唐大哥要当真了!”

    段七笑道:“龙哥之言,可是其他兄弟之意?”

    山勇等人都道:“是,修仙求道乃虚无缥缈之事,沉迷当中,只能误事害人。”

    “既然这样,你们六个大男人劝说大哥就是,找我们两个女人何用?”段七笑道:“金子,如今山花灿烂,我们赏花去。”

    林源道:“大哥去意已决,说是我们受王道长收留庇护之恩,当力图回报,又说兄弟们煞气太重,跟随道长传法,也可多少化解掉一些暴戾之气。我真担心大哥日日跟随道长,听多了道德经文误入歧途。”

    “误入歧途?”段七已经拉着金子出了门,二人大步朝山上走去,走了十来步远,段七头也不回地道:“我看是你们自个儿误入歧途了吧。”

    叶阳见段七和金子上山去了,也不搭理六人,哈哈笑道:“我说你们几个呀,有事自己不拿主意,偏要来找两个女人商议,现在自讨没趣了吧。”

    狼霸道:“我们也到山顶是迎仙亭里去,今时正逢春暖花开,一边欣赏风光一边商议此事,多好!”

    林源附和道:“对,前天我和唐喜兄弟去过迎仙台,确实是个好地方。”

    唐喜笑道:“前日没迎着神仙,今天我们八人去,就来个八仙过海,直接从迎仙亭上天去算了,大哥喜欢去大巴山那穷乡僻壤之地传法,就留他一个人去罢。”

    鹤鸣山迎仙亭本是一个破旧木亭,王善觉得此亭地处山顶,四周风景秀丽,站此高处,上仰苍天,下俯群峰,让人心阔神怡,于是决定重修此亭,起名“迎仙”,有虔诚向道,迎仙下界传法之意。

    八人走进这个六边亭子,围着六边木凳坐下,极目远兆,翠峰如簇,果然是一派好风景,大家啧啧称奇,早就忘记了正事,唯独山勇沉默不语,反复思量着段七的话。

    “七姐,听你言下之意,莫非你知道大哥去大巴山另有深意?”山勇觉得大哥做事向来稳重,断然不会因为看了几篇经文就放弃志向,遁入道门了,大哥坚持要去大巴山,或许另有打算。

    段七微微一笑道:“你跟大哥这么多年,觉得他是那种几本经书就能改变志向的人?”

    山勇道:“大哥思虑周密,志向高远,我也不信他会轻易改变志向,可是,入道数月来,大哥不问世事,成天跟道长一起谈道论经,晚上睡觉也是手捧经书,不得不让人担忧呀。七姐莫非知道大哥心中的计划了?”

    段七笑道:“我怎知道?不过,大哥并非糊涂之人,他决定了的事,我们大可不必操心,我相信大哥自有道理。”

    枭龙点头道:“七妹说的是,大哥做事向来有分寸,我们大家或许杞人忧天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