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安史之忧

    第004章 安史之忧 (第1/3页)

自己的父亲已官拜吏部侍郎,全家人已经被牢牢的绑缚在了唐玄宗这艘看似风光实则已开始腐朽的巨舰上,到时候自己是同赴四川避难还是留在长安与叛贼周旋苟喘?眼下这崭新的人生,意义难道只在于见识历史上将封建高峰由盛转衰的战乱吗?

    要是能阻止安史之乱就好了,就算无法阻止,将祸害减至最小,保护好自己的家人也行啊!但是要怎么做呢?自己一介书生,现在考取功名入朝为官已经不可能,就算可以时间上也绝对来不及,需要多久才能爬到皇帝、朝廷重视你意见的高位?二十年还是三十年?现在就算上天给自己一个机会对玄宗进言,难道自己可以对着皇帝说“必须马上干掉你干儿子安禄山,这胖子是反定了。还要把你小舅子杨国忠给摘下去,永不录用。这样你才能一个幸福的晚年,你心爱的女人也不会被勒死在异乡了”?这样恐怕自己会挂得很快很惨……

    仕途行不通,从军呢?在战场上把安禄山打得落花流水,让他没出范阳就死在里头,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的战乱降级为一场城市攻防战?这个难度也太大了,安禄山现在已经封王,叛乱时更是身兼三镇节度使,手上雄兵数十万。长期镇守边陲重镇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手,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这样一个对手让他不出城就灭了他?杨青颓丧的摇摇头。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和激化表现,安史之乱不仅仅是简单的战争问题。玄宗后期,吏治不清、官场腐败,社会经济萎缩、百姓贫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军事上藩镇坐大,府兵制名存实亡,天下精兵尽归边将,早已不复初唐盛况。这样的环境下,要想阻止安史之乱谈何容易?

    伟大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怎么打赢的?不在乎你名将不名将,精兵不精兵,那些只是执行细节,况且名将精兵的出现也是需要条件的。说穿了,政治上打的就是人心,经济上打的就是实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几千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