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京城印象

    第007章 京城印象 (第1/3页)

车队缓缓通过长长的门洞。

    一条巨阔的大道出现在眼前,足有一百多米宽,笔直的通向前方。

    杨青虽早有心理准备,还是吃了一惊。这就是传说中的朱雀大街啊,真宽,果然大气!

    街道很干净,细看的话还能看到街面上铺了一层细沙,想必是一来防止尘土飞扬,二则雨天道路不至泥泞不堪。两侧并没有想象中的商贩店铺,因为一道道高达三米的坊墙把长安城里分割出一片片的豆腐块,工整严谨。

    长安城内共有南北纵向十一条大道,横贯东西十四条大道,形成工整的方格网布局。各街之间所形成的方格是里坊(隋称“里”,唐称“坊”)。唐时共有一百一十个坊,东西两个市(共占四坊)。由于城东南隅一坊划入曲江池,实际有一百零九坊。皇城以南的三十六坊比较小,只开东西二门,坊里有东西大街一条。皇城两侧的各坊都是四面开门,里面有十字大街。各坊除有一条大街或十字大街之外,还有规划整齐的纵横曲、巷和沿坊墙的顺墙街道。

    大道两侧榆槐成荫,行距整齐划一,纵横成行。两侧挖有排水明沟,宽达三米,所以交叉路口处还有石桥沟通。

    作为一个如此庞大帝国的首都,长安自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长安城的最高机关是“京兆府”,下设长安、万年二县,朱雀衔以东五十四坊和东市属万年县管辖,朱雀街以西五十五坊和西市属长安县管辖(这点很有意思,不知道两个县会不会相互扯皮)。备坊设“里司”(也称“里正”)一人。宫城、皇城附近驻有大量军队,多时曾达十万多人,全城戒备森严。各城门和里坊间都设“武侯铺”驻兵把守,有“城门郎”掌管京城、皇城和宫城各城门的开闭,并设有“门仆”八百人轮番值班(很雷人的数字)。各城门和各坊、市门的开闭也有严格的制度。在直通各城的六条主于大街设有街鼓,黎明时擂鼓后城门、坊门才开,开时先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