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姜尚之谋

    第200章 姜尚之谋 (第1/3页)

    殷历540年,在姬发起兵造反前的一天,姜尚正在制定作战计划。

    早些时候,他告诉姬发,是时候伐商了。

    十年前,姬昌伐商失败之后,姜尚就全面总结了经验教训,从严治军,力求调教出一支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他是飞熊!

    一定能锻造出最锋利的战争之剑!

    飞鹰旅和虎贲营。

    他为岐周打造了两支最强悍的部队!

    虽然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但是,这是岐周绝对的主力!

    关键时刻,能够左右战争天平的,就是在两支部队!

    想起十年前的孟津失利,姜尚就非常惋惜。

    他们,本来是可以赢的。

    真的可以嬴!

    十六天。

    虽然这是姬昌领兵作战以来,遭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但是,姜尚和姬昌都断定,孟津撑不过十七天!

    然而,子仲再次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第十七个作战日,子仲再一次守卫孟津成功!

    这不禁使姜尚对子仲刮目相看。

    据他所知,子仲只是一个喜欢赛车的纨绔子弟,毫无政治建树,整天跟在子启屁股后面跑,也没有啥战略眼光,没有在殷商东征的战场上发挥一点让人铭记的作用。比起帝辛,子仲在战争方面,完全连蝼蚁都算不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争新人,竟然阻挡了威名赫赫的不败战神姬昌!

    换了谁,也会比较吃惊的。

    就连姬昌自己,都相当惊讶。

    这位岐周大佬,丝毫也没有注意到,帝乙的三个儿子里面,还有这等黑马。

    姬昌与帝乙称兄道弟,自然对帝乙的这三个儿子非常了解。

    姬昌曾这样评价子启:“有王者风范,但离了比干,啥也不是。”

    换句话说,姬昌认为子启就是一个花架子,看起来像是个靠谱的王储,实际上非常垃圾。

    姬昌对帝辛的评价就高一些:“能征善战,需小心防范。”

    也就是说,姬昌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帝辛的才能,认为需要多加防范。

    不过,姬昌所说的防范,并不是防范帝辛登上天子之位后会怎么样。

    姬昌并不认为帝辛会登上天子之位。

    姬昌认为,子启会登上天子之位。

    就如同当年招募姜尚之后,匆忙离开朝歌的时候,姬昌在朝歌郊外所说的“殷商的太子,一定会是子启!。”

    姬昌是如此自信,以至于他完全没有思考帝辛成为殷商之主的情况。

    这是姬昌最大的败笔,也为他一生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姬昌是非常悲剧的。

    三十四岁那年,他死了父亲。

    四年后,他所仇视的杀父之仇随着文丁的死而告一段落。

    就在他觉得到了扬眉吐气的时候,他再次被文丁的儿子镇压。

    帝乙,和他以兄弟相称,但却镇得他数十年不敢妄动。

    帝乙的手段,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文丁。

    姬昌本以为文丁这座大山倒了,却没想到,又出现了帝乙这座大山。

    于是乎,姬昌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在岐周,做个本分人。

    他无法抬头。

    一抬头,就是殷商的兵锋。

    和帝乙做兄弟,是姬昌最痛苦的事情。更痛苦的是,他没得选。

    这种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太痛苦!

    所以,为什么姬昌会成为大文豪?

    因为他常常思考啊。

    他为什么常常思考?

    因为他痛苦。

    痛苦使他孤独,孤独使他思考。

    他最终成了大文豪。

    但他只想出人头地!

    他想,他的父亲不死!他的岐周成为天下第一!

    俱往矣。

    他的想法,很多,但能实现的,很少。

    几乎都不能实现。

    这是更悲哀的。

    所以,姬昌为什么睿智?

    因为背负着想到而做不到的悲哀,所以才显得比别人更强大。

    姬昌是痛苦的。

    姜尚知道。

    他非常能理解这一点。

    某种意义上,姜尚,是和姬昌同一类人。

    姬昌虽然贵为岐周之主,但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自由。

    纵然是天下第一诸侯,也要时时刻刻看殷商的脸色。

    即使作为一国之主,也会每天担惊受怕。

    不定哪一天,天子一怒,他就小命不保。

    姜尚,虽然自视甚高,但却在殷商,扑街半世。

    不能说他不努力,他很努力!

    在所有殷商人中间,尤其是普通人中间,很少有人在44岁的时候,还有六块腹肌,还能打能抗。

    姜尚在44岁的时候,就像34岁时那样强壮。他的精力,甚至与他24岁时相当。他依然生龙活虎,依然生猛!

    他过着极其自律的生活。

    白天昨晚谋生的工作,一回到家,就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