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殷历544年

    第208章 殷历544年 (第2/3页)

不那么紧张了。

    这不是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而是他们已经麻木了。

    他们没有实力进攻大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恶来率军通过。

    这样的战略,被殷商战略家虞典称为“效益最大化战略”。

    在帝辛的支持下,恶来就这样把泰山以东封锁成了一座孤岛,同时接连不断地在北面攻城略地。

    虽然泰山以东不在殷商版图之内,但是恶来的捷报却越来越多。

    帝辛和红梨花、妲己戏称,恶来是挖到宝藏了。

    红梨花把这比喻为是恶来摘到了一串葡萄,吃得很欢,一颗接一颗,根本停不下来。

    妲己则说,恶来是跑马夺地,策马奔腾一圈,就拿下一块地盘。

    为了跟上恶来攻城略地的速度,帝辛专门安排费仲和阿虎组成了战争资源局。

    恶来在前面攻城略地,费仲就跟在后面在新的土地上推行大商法治,阿虎则是一面给恶来提供情报支持,一面帮助费仲维持新土地上的治安。

    这样,一有新土地入账,就能立刻转化为大商的有效利用土地。

    按照帝辛的构想,费仲在新土地上进行资源再分配,最大限度地挖掘新国土的潜力。

    另外,费仲还充当了粮草保障官的角色。

    根据恶来出兵的需求,费仲建立了一条南北补给线,对恶来的北伐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而且,费仲有管理孟津自贸区的经验,在新土地的商业运作上,也是如鱼得水。

    这位殷商执政使,为殷商消化新开拓的土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年来,恶来的进攻速度是惊人的。

    他进军到北方草原腹地,跨过阴山,并且向东攻略只大海。

    继续向北,恶来攻略了燕山之外的严寒之地,将北面的大片海面变成了殷商的内湖。

    这就是恶来四年来建立的战功。

    这样的建功速度,创造了殷商五百年未有之纪录。

    第一天将的头衔,实至名归。

    现在,大商北面的战事也已结束。

    除非是帝辛打算向更遥远的蛮荒之地进军,甚至踏上冰原、极寒之地。

    不过,眼下,帝辛还没有这个打算。

    泰山以东,不是还没有并入大商版图吗?

    接下来,就是征服泰山以东。

    对于这一点,帝辛采纳了恶来的缓慢磨血的策略。

    泰山大关,是天下第一大关。

    巍峨高峻,平地高楼。

    泰山大关,不好打。

    要打,必定付出巨大的代价。

    然而,帝辛和恶来都想付出这样的代价。

    他们不傻。

    殷商的人命非常宝贵。

    殷商的每一个士兵,都不是可以随意牺牲的。

    他们拥有了殷商最好的时代,但这是他们拼抢到手的。

    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来之不易。

    所以,帝辛才会在东征的战略上,实行远交近攻。

    能用威势让对手屈服,就不动武。

    这就是用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胜利。

    否则,他们破坏一遍敌对国,要付一次钱,等敌对国被打下了,他们重建那片土地还要再付一次钱。

    这不是很不划算吗?

    如果不动武,就让对手屈服,不仅可以省下这两笔钱,还能省下动武的军费。

    这种战法最成功的战例,就是南橘国归商。

    可惜,那样理想的战例太难促成了。

    很多邦国,只是那个战例的半成品。

    一般是被恶来的军团打服之后,才投降。

    不过,这样也很好了,及时减少大商的军费支出,也能在重建的时候少花一些钱。

    有了这样的思路,就不难理解帝辛对于泰山大关的缓兵之计了。

    南线和北线的战事结束之后,殷商能够自由调动的兵团就更多了。

    于是,针对泰山大关的封锁就更加严厉了。

    恶来会不定期地派出一支兵团袭扰泰山大关,做出全面开战的架势,吓唬吓唬泰山以东的邦国。

    他并没有真的去打,主要是是从心理上,对敌人进行威慑。

    这是疲敌之策,消耗敌人的锐气和士气。

    为全面进攻做准备。

    恶来不断向泰山封锁线增加军事储备,包括各种攻城装备,战车等等。

    另外,恶来还策划在泰山封锁线进行军演,震撼泰山大关的守军,动摇其意志。

    恶来的战法很有效果,泰山大关的守军不胜其扰。

    泰山大关经常枕戈待旦,却并没有迎来恶来的大规模进攻。

    这是非常令人气愤的。

    但是,他们又不想太早与恶来展开决战。

    如果恶来直接全面攻关,他们并没有十足的信心能守住泰山大关。

    毕竟,恶来名声在外。

    大商第一天将的能力,可不是盖的。

    与此同时,大商的其他能臣武将也在积极配合恶来,配合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